台灣斷交潮,總統該負責嗎? 從國際環境審視歷任總統的邦交國數字變化(上)
by Augustine Liao

九月中,台灣在太平洋的兩個邦交國—所羅門群島(9/16)、吉里巴斯(9/20)—在不到一週之內紛紛跟台灣斷交。在蔡英文擔任總統的三年多任期內,邦交國已經從22國驟減到了15國。(1) 這問題,成了國內政治攻防的主要焦點。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事實上,決定台灣國際地位和邦交國數字變化的主要因素,和任何一任總統的內政治理,甚至跟台灣是民主還是獨裁體制,都沒有必然關係。決定台灣邦交國數字的關鍵因素,其實是美中兩大強權關係的變化,作為強權中夾縫小國的台灣地位,大部分的時候,都只能「被決定」。

基於這個認識,筆者真切認為面對台灣的國際處境和外交問題,都應該摒棄國內黨派偏見,一致對外。不斷挖台灣邦交國牆角的,其實是隔壁崛起的中國。

本文就簡要地和大家一起來回顧戰後到現在,我國歷任總統任內的邦交國數字變化,看看到底是不是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化,造成了邦交國數字的變化。(下表)


一、冷戰格局下,漸失國際舞台:蔣介石任內


蔣介石總統的任期從1946到1975年過世為止,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從46國降到27國,共減少了19國。但不能僅看這兩個數字,因為中間曾有巨幅增加,1969年是高峰。

1950年的邦交國為35國。主要背景是,1950年的韓戰使得美國介入東亞局勢,拯救蔣介石政權於戰爭邊緣。美國方面原本希望蔣介石能夠反攻中國大陸。然而,蔣介石基於黨內權力未能鞏固,並未在軍事上採取進攻。於是,在國際地位上,中華民國得力於美國的支持,加上美援的進來,守住了台灣。

接下來,邦交國先是增到1960年的50國,後又增到1969年的68國,為歷史高峰。主要背景是,二戰後是近代史上重要的民族獨立浪潮期間,許多亞洲、非洲等殖民地紛紛獨立。新國家的出現,自然為整個1960年代,冷戰架構下站在美國陣營的中華民國,得以取得邦交國上的增加。1969年,中國和蘇聯發生珍寶島事件,不僅兩國關係到了谷底,更使得中國在國際上受到孤立。

然而,轉折發生了。從1969到1972年,邦交國從68國這個高峰,驟降到了42國。發生了什麼事呢?當然是美國對華政策大轉彎。1969年,美國在與蘇聯的冷戰對立下,評估中蘇關係的惡化有利於美國「聯中制蘇」,開始了對華關係正常化。尼克森總統先是在1969派遣密使季辛吉密訪中國,後來在1972年,更是親自訪問中國,簽訂「上海公報」。1971年,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文」,正式決議,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

到了1975年蔣介石過世那年,中華民國邦交國低至27國。主要是因為整個1970年代,是中華民國在美中交好的情況下,逐漸在國際舞台失去普遍承認。

二、維持平盤:從嚴家淦到蔣經國


繼任蔣介石的嚴家淦總統任內,再到蔣經國任內,邦交國數字沒有太大變動。嚴家淦三年任內,邦交國從27國降到24國。蔣經國任內,則從24國上升到25國,雖然是有增加的,然而,這樣的數字並沒有大幅變化。

主要的時代背景是,1979年,美中建交,美台斷交,使得蔣經國政權的外部正當性整個大幅降低。然而,這時候之所以在邦交國數字可以維持平盤,甚至增加1國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來自於中國方面的變化。蔣經國的整個任期,剛好是中國鄧小平復出掌政,並全力推動「改革開放」的年代。

這時候,中國的外交政策,已經從毛澤東時代的「站起來」轉變為「富起來」。換言之,既然中國已經順利跟美國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在國際地位上,中國領導人所要做的,就是先讓這個國家強化自己的體質。透過經濟改革,讓人民的財富提升,才能提升整體國力。鄧小平年代的外交政策是「韜光養晦」,不會在外交上採取過度強硬的進攻措施。

至於蔣經國這方面,其兩岸政策相較於蔣介石的「漢賊不兩立」,已經調整為較為彈性的手法。儘管仍堅持「一個中國」法統,但兩岸政策則是消極面向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註1:大洋洲4國(馬紹爾、諾魯、帛琉、吐瓦魯);非洲1國(史瓦帝尼);歐洲1國(梵諦岡);拉丁美洲9國(貝里斯、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聖露西亞、聖文森國)。


作者:Augustine Liao
政治學研究生,主要研究興趣包含:當代中國政治思潮、政教關係、比較政治、近代英國思想。論政的基本原則是,以人權、民主和法治為基本原則,檢視一切政治事務。觀察政治的角度,試圖兼顧歷史脈絡和宏觀結構的比較。面對當前國內政治現況,則是:以「公民民族主義」整合分歧的認同,以「永遠的在野者」態度檢視所有執政者,以「我們是一個共同體」面對外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