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這裡,算是較早對萬華茶室疫情示警的地方之一.
.
我不知道這樣累積的信度,還剩下多少,不過,我想我仍然必須鄭重地再次發出警告,
.
請停止任何與病毒共存的想法.
.
包括用語,哪怕是沾到任何一點邊,或者是包裝成什麼科學和國際共識的迷幻糖衣.
.
如果你不相信香港,那麼,與病毒共存的丹麥,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而且現在還在上升,沒有盡頭.
.
神父的幾個建議:
.
1. 不要再把鬆綁或遲早都要開放,當作一種理所當然的前提去談,這毫無任何道理,請把維持現狀,保存現有的幸福生活,當作真正的目標.
.
2. 沒有防疫,沒有經濟,這是真正的現實,任憑你如何招商開放,都無法比擬現存守下來的經濟狀態,你所能求取的利益連百萬分之一都不及,只想著縮短隔離天數,鬆綁境外封堵,都是重視短期效益,而忽略長期的根本,政治凌駕專業.
.
3. 任何境外防堵措施的鬆綁,都是純粹經濟和政治考量,和防疫毫無任何關連性,是著重在少數人的利益,而非整體人民的利益,是一種不明智的賭博性措施,這不是實驗,是災難,是人命,是科學,不要想著拿更多,先想怎麼克服失去.
.
4. 請指揮中心認真思考回復隔離14天的可能性,請排除任何外在壓力,回到疫情最初的專業考量,經濟和政治其實不是衛生福利部門應該負責的事,除了防疫疲乏以外,沒有任何理由-do your job,如果一個系統沒有壞掉,請不要嘗試改變它.
.
5. 不要再將武漢肺炎當成小感冒,或者不斷重複重症和死亡率下降的廢話謬誤,重症和死亡率些微下降對於病毒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它的代價是換成極高的傳染率,真正的死亡人數會超越有史以來的想像,其結果就是更大的浩劫,病毒真正致命的地方是它傳染力,如果一隻伊波拉病毒死亡率高,但只能傳染給10個人,就只有10個人死去而已,相反,若一隻病毒傳染給一萬個人,哪怕死亡率只有10分之一,仍會造成一千個人死亡,10比一千,這是很簡單的算術問題,所以在美國,Omicron變種的致死人數超過Delta.
.
6. 台灣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大規模傳染,人民的身體、心理狀態,準備度都遠遠不足,戰備跟戰時是不一樣的狀態,台灣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打過仗的兵,就算瞄準技術與訓練再怎麼成熟,跟實際上戰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無論是醫療、經濟、政治,都準備不足,尚遠遠不及到可以應對的程度,我不明白一群人求取歐美安寧病房式的靜謐,是什麼心態,台灣的先天弱勢,就是沒有足夠應付大規模感染的經驗,卻習得了不尋常的樂觀和自信心,這十分危險.
.
7. 風險,不是帳面上實際的損害,那是「已經發生的事」,風險=危害+恐慌,難以言喻的劇烈「恐慌」是屬於「未來發生的事」,薩德曼認為,人們對風險的認知,除了取決於客觀上危害發生的機率,還有人們主觀的心理認知,舉凡各種情緒,恐慌、焦慮、憤怒等等,因見到危害產生的憂鬱情緒總合,這才是真正的火藥庫,你不曉得爆炸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
8. 請抑制任何想出國的慾望,並將其移情到任何可以傾近該目的,但實際上並沒有的因素上,比如更多的鬆綁,鬆綁商務旅客,鬆綁隔離天數,認為有一天可以鬆綁到自己能出國,而產生各種各式各樣不安於室,蠢蠢欲動,不理性的舉措,與盲目地相信,相信我,那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你可能永遠達不到終點,但已經產生了龐大的犧牲.
.
9.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美好的時代,最美好的時代就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最壞的,發生在我們感知不到,無法觸及的世界裡,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或你應該主動接近它,記住,現在,此時,可能是你往後能過上的最幸福的日子,你應該想著不要讓它溜走,而非讓他當一隻能不斷吐出金幣的招財貓,最美好的是我們能一直凝視著深淵,最壞的是我們以為自己永遠不會面臨絕境.
.
10. 任何試圖鬆綁措施帶來的風險,不在於鬆綁本身,而是鬆綁過後人們產生的降低警戒心態,他們會造成各種奇異的解釋和合理化,然後去求取更多不可思議的拆除防疫措施的手段,他們堅信那是理所當然地而沒有任何錯誤,沒有什麼比一群旅鼠相信懸崖那端有無盡的玉米和奶油,還更加危險的事.
.
11. 所謂國際的共識,不外乎,疫情蔓延->關緊->鬆綁->水溫太燙受不鳥了->關緊->蠢蠢欲動/關不住內心的渴望->鬆綁->水溫太燙....,以此為一個循環,沒有開放是共識這回事,對於病毒,人們仍屬於未知,你看到的「國際共識」,只是一個被挑選過的過程的片段,並不是真正的答案.
.
12. 與其整天想著與病毒共存,在台灣,這個奇蹟之地,你應該想著「與防疫共存」,西方世界不想要病毒,卻無法迴避,退無可退,所以只能與隨時隨地都在自己四周的病毒,共存,台灣則是一群人嫌麻煩,想放飛自我的心態,不想要與防疫-這個時時刻刻守護自己周遭,貼近自己的天使,共存,甚至想要消滅它,主動想要與危害自己的病毒共存-對的,他們被病毒侵害,想的不是消滅病毒,而是消滅防疫.這兩者概念完全不一樣,前者是痛苦無可奈何的,後者是退化而且幼稚天真的,屬於「讓討厭的東西消失」、「我不喜歡所以不想要」,所以主動擁抱危險的豬公思維,「與防疫共存」,才是你往後生命的真正解答,請試著珍惜眼前的事物,試著從縫隙中尋找你期望的自由.
.
13. 我們需要更多防疫醫生,防疫記者,任何有防疫概念的人浮現,就像過往一樣,而不是那些興高采烈的資方代表和高唱「好日子就要來了」的媒體,如果防疫視同作戰,現在無疑是有人在高唱兩岸一家親,brother.
作者:名為變態的神父
感謝作者授權《報臺》轉載,原文請參考名為變態的神父臉書。作者台北萬華人,2012年起活躍於PTT八卦板,著有《yo,這位brother》,曾獲得2012年八卦版廢文大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