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對話錄:回歸土地的歷史研究》
by 黃宗玄

 

圖片出自:https://event.culture.tw/NMTH/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20473


8月13日的午後,參加了一場由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台南政大書城一同合作舉辦的「台史博對話錄」。主題是為什麼有些原住民不見了?──考古與歷史的日常對話。這個題目,不僅只是涵蓋歷史的範疇,也蘊含了哲學的思維。到底,我們從哪裡來?經歷了什麼事情?而未來要往哪裡去呢?


從這個觀點來看,歷史不再是跟我們距離遙遠的存在,而是與人們切身相關,也值得深思的生命軌跡。也許,有人會說:「過去怎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不過,只要明白,身處在無根的土地上,是不容易長出歸屬感跟認同感的,而這兩者正是與人類的存亡息息相關!


其實,對於歷史的研究,認知裡往往是透過文獻來考據,來拼湊過往的點點滴滴。但有時,人們容易淪為在書房中以管窺天的假性認真,卻對真實的歷史存在感到陌生與抽離。相信這是許多人在研讀歷史的過程中,感到的困惑之處。


那麼,歷史要如何從天上降到凡間呢?回歸土地的歷史研究,也許才是重新建立人與自然間的關係之重要法則。也因此,在台南政大書城舉辦的台史博對話錄中,請到了成大考古所的劉益昌老師與中研院歷史所的專任研究員詹素娟老師,來談論歷史對考古的幫助,以及考古對歷史的加值。


以原住民族為例,其實據統計85%台灣人身上,都有原住民族的血統,而要探討各地分布的原住民族,就又讓人感到困難,因為許多傳統文化,逐漸被打破跟稀釋。此時,從古地圖上,實地考察,融合地質學、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間的整合,才有辦法慢慢回復整個過往的樣貌。


這對於台灣歷史所知不多的我們,是一個頗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台灣的很多地名、文化特色、常用語言,都充滿了豐富性。可惜,若沒有好好探究,就會逐漸流失,而喪失了根源。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尋找台灣多元民族的演進,恍若在尋寶一般。這也是劉益昌老師能夠將立霧溪畔的不同族群,詳細地劃分清楚,而模擬出當時的民族移動情形。


我想,這是以往在上歷史課時,永遠沒有的暢快感。因為,當我們看著抽離的地圖,背誦著長江、黃河,然後喃喃地訴說著,這是我國的時候。那份對於土地的情感跟連結,總是如此疏離。對於,自小在阿嬤家遊蕩的曾文溪畔,在糖廠旁嬉戲的快樂時光,總是欠缺一個完美的詮釋,來串起祖孫間的追憶。


所以,當我們讀的歷史,不是我們的地理時,那份感動,就丟失了。只留下一片茫然與空無。相信,這是在參加完這場講座後,最深的體悟,以及想要挖掘更多台灣故事的渴望。想必,這就是劉益昌老師與詹素娟老師能一直抱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去在台灣的泥土中翻滾和挑動生命奇蹟的關鍵吧!


作者:黃宗玄

1989年生於台南市,從小是聽著羅賓漢故事長大的孩子,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加成,牡羊座的性格下帶著不服輸的意志


將人生定義為一場不斷追尋的過程,透過此過程睜開眼認識世界。在二零零八年的野草莓學運中,開始關心社會議題,並深記著一句話:「肉體或許受限制;心靈卻要很自由」


大學時代開啟對寫作的熱愛,藉由寫作來剖析人生。畢業後在故鄉擔任物理治療師的工作,透過近距離接觸患者來描繪生命的體悟


受吳晟老師影響,矢志「在文壇上守護土地」。運用文字記錄被漠視的聲音、被遺忘的過去,以及最珍貴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