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歷史上的民主實驗階段和時代意義
by 黃宗玄

 

伊凡四世(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俄羅斯曾經有個民主實驗階段,是在伊凡四世(俄語: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28日)死後,俄國進入「混亂時代」的歷史,總共分成三個階段:「1. 宮廷鬥爭階段(西元1598~1606年);2. 社會鬥爭的階段(西元1606~1610年);3. 民族奮鬥階段(西元1610~1613年)。」這可以反映出俄國在權力真空的狀態下,如何進行自身的調整,找出一個接續的方向。


首先,在宮廷鬥爭階段(西元1598~1606年),伊凡四世的兒子費多爾早死,後由其舅子包里述‧高達諾夫(Borís Fyodorovich Godunóv) 接任沙皇,包里述延續了伊凡四世的「保障紳士利益」的政策,意旨持續打擊貴族利益,來確保紳士的軍事服務。這反而造成眾多農民淪為債奴,而逃往南邊的大草原,此為哥薩克人的由來。一直到包里述對紳士權力進行限制,這個狀態才改善,農民也回到了莫斯科。在包里述的治理下,受到平民愛戴,卻與貴族之間關係不佳,農民則是最大的受害者,必須綁在土地上,禁止遷徙,來確保糧食生產的足夠。另外,包里述最大的痛點在於,他並非皇室的正統。這讓坊間謠傳伊凡四世的私生子迪米特里仍未去世的消息,成為眾多冒牌沙皇的源頭。使得包里述死後,冒牌迪米特里成為新的沙皇。


Borís Fyodorovich Godunóv


再者,社會鬥爭的階段(西元1606~1610年)是指當冒牌的沙皇不受人民支持後,由貴族共推的新沙皇瓦錫歷.舒斯基(Vasili IV Shuisky)成為新的沙皇。這位貴族沙皇為了維護貴族利益,而引起各階層人士不滿,其特色為狡猾、陰險,善於陰謀、說謊,因而有「陰謀袈沙皇」之稱。舒斯基趁著無論是貴族或平民,都處在內部分裂的狀態下,不能團結對抗的情形,取得政權。舒斯基在位時,召開了國民公會,像是第一次召開時,只邀請貴族階級來替他背書。後來的幾次召開,則是以城市居民為主,來替舒斯基博取聲量。他在位期間,引發了農民叛變,又是假扮成迪米特里,這次卻吸引到許多被壓迫的農民、奴隸、邊疆士兵,以及反對舒斯基的主教、貴族等高階人士。他們建立了一個「圖石諾竊國者」來制衡沙皇並且表示國政要經由貴族議會與國民議會共同治理國家。這是俄國較進步的時代,但最後卻因為內亂而四分五裂。


最後,民族奮鬥階段(西元1610~1613年)指的是「圖石諾竊國者」和波蘭之間的結盟,產生宗教之間的衝突。波蘭因為信奉的是天主教,這跟俄羅斯人的傳統信仰東正教不同,東正教的教宗為了維護東正教的權益,而號召俄羅斯人民團結起來對抗波蘭人與反抗勢力。這讓原本俄人討厭和感到不滿的東正教會,反而用教會的龐大資產來支助民軍的愛國運動。最後由與貴族有淵源、東正教徒、未和外國勢力掛勾、與哥薩克關係良好、年輕威脅少的米海爾(Mikhaíl Fyodorovich Románov) 取得政權。最終,米海爾結束了混亂時代,新王朝誕生。


混亂時代的意義,包含如下:「1. 缺乏強有力的中央政權,讓民眾有參與的機會;2. 平民缺乏創造的思想改革,而只有破壞的能力;3. 迪米特里的假冒事件,代表著人民仿古的模式,來反映對於上層階級的不滿;4. 市民大會成為貴族與君主的緩兵之計,實則無實際權力;5. 羅曼諾夫王朝終結了混亂時代,卻也讓專制復辟,使人民為君主與貴族犧牲。」這讓俄羅斯至今,都還沒能實現真正的民主樣貌與推進



作者:黃宗玄

物理治療師,將人生定義為一場不斷追尋的過程,透過此過程睜開眼認識世界。在二零零八年的野草莓學運中,開始關心社會議題,並深記著一句話:「肉體或許受限制;心靈卻要很自由」


大學時代開啟對寫作的熱愛,藉由寫作來剖析人生。畢業後在故鄉擔任物理治療師的工作,透過近距離接觸患者來描繪生命的體悟


受吳晟老師影響,矢志「在文壇上守護土地」。運用文字記錄被漠視的聲音、被遺忘的過去,以及最珍貴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