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結構與老人問題
by 南嘉生

 

翻攝自:三立新聞


國民黨的核心問題是國民黨的「台灣治理」核心路線要不要從親中-統一,轉回1949年到1988年,乃至1949年到1999年的親美-統一路線,甚至走向親美-獨立路線?結構問題是:老人政治體制要不要更改?


2018年公投模式的反轉運作

這次四大公投,不是藍綠對決,而是「泛國民黨路線」與「民進黨多一點」的路線決戰。模式則是2018年公投模式的反轉運作。


「泛國民黨路線」是指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結合。自柯文哲當上台北市長,柯文哲崛起吸引了相當多的年輕人。這些人雖是白軍,但仔細剖析,很多都是討厭國民黨體制的藍軍年輕人轉過來。一個台灣各年齡層對政黨支持度的民調分析。四十歲以上是民進黨與國民黨在分庭抗禮,四十歲以下是民進黨與民眾黨在搶時,而國民黨幾無年輕人支持。這就可以看出現在選舉戰場上的政黨對抗,基本上是民進黨與分裂的國民黨(國民黨與民眾黨)在對抗。此次公投議題夾有年輕人喜歡的議題,而國民黨與民眾黨相當程度的合流。換言之,泛藍軍在這次大選中,有侯友宜、盧秀燕的不表態,但也不能說他們分裂。從親藍年輕人的回流來看,國民黨沒有分裂。


我們比較2018年與2021年的公投。2018年的公投議案,同婚案讓傳統綠軍分裂,友綠軍的支持者反對。連民進黨的公職人員也不敢挺同婚。福島食品案被國民黨深藍軍挑起反日情懷,導致民進黨在公投案嚴重潰敗。當然蔡政府的年金改革引起軍公教退休反彈,黨產歸公讓國民黨有動員的藉口,都是重要原因。聚集前述的理由,2018年的九合一大選與公投案的民進黨潰敗原因,就是「泛國民黨路線」的大整合與綠軍-民進黨的分裂。當年年輕票支持民進黨,卻沒有發揮必要的效果。


2021年的公投,沒有類同婚案,綠軍-民進黨路線沒有分裂。沒有黨產歸公案,國民黨沒有迫切動員問題。年金改革案雖然讓退休軍公教餘恨猶存,但僅是餘恨。食品從反日到反美,深藍軍要動員就很有爭議。換言之,藍軍動員無力。核四案對心北、宜蘭與台北的公投投票與制衡,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一如2018年的同婚公投。


反之,執政的民進黨有其必須全勝的壓力。卻沒有阻擾動員的議案。萊豬、三接跟經濟發展有關。停建核四是基本理念。公投綁大選是處理國民黨胡鬧的問題。也是降低公投案通過標準之後的輔助議案。


今年許多年輕選票與2018年相反,卻轉向支持偏國民黨方面的議案。但最後依舊讓泛藍軍飲恨。


從最後的結果是民進黨大勝,但從投票數據是呈現泛藍軍與泛綠軍目前仍處於膠著對抗狀態。因為民進黨公職人員那麼拼,國民黨卻採守勢較多,但最後竟在選票上僅贏這些數量而已,很難說是民進黨、泛綠軍大勝而國民黨、泛藍軍大敗。


分裂的泛藍軍?

從長遠的角度、選票結構來看,國民黨韓國瑜有500多萬票,朱立倫若直接出來選,中途不產生換柱,他的選票一定超過四百萬,甚至更高。因此泛藍軍仍舊在台灣是主力,擁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實力。泛藍軍-國民黨的問題只是沒有出現泛藍軍一致支持、能穿透藍綠的候選人。泛藍軍實力仍舊很雄厚。


國民黨的結構問題是阻擾泛藍軍一致支持、能穿透藍綠的候選人。2000年李登輝被掃出國民黨後,連戰改造的國民黨就是一個能保證外省籍充分掌握黨權,或握有足夠影響黨主席選舉結果的國民黨。這就出現兩個結果。首先,沒有外省籍黨員支持,不要說王金平在和馬英九爭黨主席時,王金平會敗北。現在洪秀柱跟侯友宜拼黨主席,侯友宜依舊會敗北。國民黨黨主席必須藍軍、深藍軍的大頭目點頭才能當。以目前的態勢來說,沒有馬英九,最多多個連戰點頭,否則沒有人有辦法當有實權的黨主席。


其次,這些人的心態偏中國,立場偏統一。當兩岸有模糊空間時,國民黨勢力有膨脹空間。若兩岸必須在統獨表態時,國民黨政治人物就必須在民意與黨意之間考量。而這個黨意不僅是國民黨統派深藍黨員,更且是能操縱國民黨統派深藍黨員的共產黨。共產黨的對台政策會考量國民黨的利益嗎?顯然不確定。因為共產黨統戰已經入鄉入戶的打進台灣社會,並且掌握國民黨捐助者的財源。他們對自己利益的打算遠勝於國民黨。中國罵國民黨去中國的人是乞丐、乞食者,就知道國民黨利益在共產黨的眼中,有甚麼樣的份量。


被綁架的黨路線

朱立倫很清楚知道,四個公投中,他僅需要公投綁大選。其他都是別人想要的。藻礁是讓台灣缺電以提供重啟核四的正當性,這是馬英九需要的。反萊豬是馬英九與中國需要的。但這三個一定會讓公投綁大選失敗。特別是核四案。朱立倫與馬英九的差別很清楚。一個還要從事選舉,一個是退休老人。但要取得黨權必須先通過馬英九這個退休老人。將朱立倫換成江啟臣,依舊一樣。


擺在台灣面前有兩條路,走民主路線的親美,或者走被中國專制統治與霸道影響的親中。1949年後的兩蔣國民黨路線,就是專制與親美路線。蔣經國再囂張,即使他能掌控台灣全局的時候,美國一出手,他馬上知道要怎麼回應。美麗島事件時,美國在台主席一出手,蔣經國政府就承諾絕對不會判處死刑。然而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國民黨就被統派與中國給予的利益利益綁架。國民黨上下都被中國給予的利益滲透,上層固然如此,中下層也是這樣。因此如果黨中央不親中,從意識形態與利益都會打死當權者。美國對國民黨的影響,已經嚴重衰退。


國民黨到底要走往何方?不是朱立倫說了算,而是結構與退休老人說了算。然而這些指向親中路線。以中國近年的表現,明顯違反世界潮流,也違反台灣民意,這才是國民黨致命的痛。


作者:南嘉生

國內大學退休副教授,專攻政治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經濟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報臺》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