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將中正廟改為「台灣感念祠」?

取自:https://tour.cksmh.gov.tw/home/zh-tw/season/31050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接受某統媒專訪提到,人生最後最想做的兩件事是蓋「血牆」及「台灣感念祠」;相較感念祠興建石沉大海,位在新北市新店的血牆卻已可「砌」,施明德說,「不得不說,這幾年來他推動此類理想的阻力,全部來自於民進黨的大小政客」,反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侯市長很支持蓋「血牆」。


既然如此,蔡政府為何不順水推舟,將中正廟改為「台灣感念祠」?畢竟老蔣只是殺人魔,有何資格蓋大廟紀念?理應如施明德建議改為「台灣感念祠」才對吧?


台灣先烈有228事件犧牲大林茂生與陳澄波等人,有白色恐怖的陳智雄,泰源五烈士,有美麗島事件犧牲的陳文成,還有提倡100%言論自由而犧牲的鄭南榕等人,這些人對台灣的自由與民主都有很大貢獻,比目前忠烈祠的那些國民黨軍人偉大許多,不是更值得台灣人紀念嗎?


施明德說,創設「台灣感念祠」的動機是,台灣能有今天這種成就,是多少先人先賢投注青春、血淚、智慧所孕育灌溉。但走到今天,國族竟出現無聖人可敬,無賢人可效法的蒼涼茫然;追念先烈先賢的殿堂只有「忠烈祠」。他說,確信台灣感念祠的創建將有助於台灣文化的落實,族群和諧及和平的促成,並提供未來子孫學習的榜樣,如法國的Pantheon「萬神廟」,成為一個活歷史的展示地。


沒錯,理當如此,而最適當的地點就是目前的中正廟,居然用來紀念殺人魔老蔣,是台灣人的恥辱,理應改頭換面,當作「台灣感念祠」,紀念這些為台灣的自由與民主而犧牲者才對。既然朱某與侯某也都贊同,蔡政府何妨樂觀其成,全力促成?


施明德說,台灣感念祠連署者不分黨派及領域;包括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監察院長陳菊、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美麗島事件受刑人紀萬生;文化界人士有郭英聲、陳季敏、黃春明、楊惠姍、鍾肇政、胡德夫;宗教界釋昭慧等人。


既然有這麼多名人支持,蔡政府還猶豫什麼?將中正廟轉型就對了,因為目前沒有哪個地方比中正廟更適合了。若繼續祭拜殺人魔老蔣,是愚蠢的行為,反之用來紀念台灣的先烈才是最正確的作法,省得再多花一筆錢蓋紀念堂,可說是一舉兩得。


施明德說,忠烈祠供奉的人物狹窄,但多元的努力,才能譜出台灣今日的光芒與多采多姿的成就。籌設的「台灣感念祠」,超越「黨國之忠」的框架,拒絕政府公權力介入評審、促進族群融合,供奉於「台灣感念祠」的人物,不限只生於台灣,更不問其國籍和膚色,還有尊重多元價值。


也沒錯,目前忠烈祠所紀念的人與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有何關係?他們效忠的對象只是殺人魔獨裁者,不像台灣先烈是效忠台灣人民,後者不是更值得我們崇敬嗎?


作者:鄧鴻源(大學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報臺》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