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臺書房】秦檜並不是一個十足的大奸臣
出自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對中原地區而言,打從「五代十國」開始,統治北方的遊牧國家契丹就是最大的軍事威脅。對以農立國的宋朝而言,局勢也沒有改變。即便「唐宋變革」所帶來的經濟發展,讓宋朝的經濟實力獲得壓倒性的提升,但在軍事方面依舊落後一截。


為了與契丹對抗,其中一個解決辦法,便是將兵力分配到各地駐守。但是如同前面所述,一旦採取這種方式,又擔心政治權力的分散。因此中央政府決定將兵力集中管理,並藉此徹底實施軍隊國家化。但是,為了維持這個方針,必須抑止兵力擴張,導致宋朝長期欠缺強而有力的騎兵。相反地,契丹的騎兵卻擁擁有赫赫威名。


綜合上述狀況,以中國為中心的史觀來看,宋朝和唐朝不同,時常被評價為歷史上領土最小,最積弱不振的朝代。實際上,和契丹多次你來我往的征戰之中,還是互有勝負。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富裕而和平的時代。探問理由為何,便是宋朝為了避免遭到契丹的致命打擊,費盡心思謀求雙方共存。講白了,就是端出經濟實力這張王牌來籠絡契丹。雙方的聯盟史稱「澶淵之盟」。


從隋朝開始,由江南至黃河流域,大運河的興建也樹立完整的物流幹線。不過運河和河川之間,具有相當的高低落差,兩者匯流之前,必須先暫時卸下船隻所搭載的貨物,之後再重新搬運上船。開封這個都市,位於運河和黃河的交叉點,自然成為物資集散的據點,而且從「五代十國」到宋朝為止,一直都是首都。


過去作為唐朝首都的洛陽和長安都位在山區的盆地。既然是首都,一定會聚集眾多屬於消費階級的官僚,這是為什麼「五代」和宋朝都較為注重效率和經濟。而且從軍事層面來看,如果採行徵兵制來匯集勇猛善戰的士兵,山區可能比較有利。但若是以金錢為報酬招募士兵,經濟都市則比較便利。


在開封的北側,有一座名為澶州的都市。「澶淵」便是澶州的古地名,是一個具戰略意義的關鍵要衝。如果契丹攻破此地,又強渡黃河,則開封會立刻落入敵手。歷史上,契丹便曾攻陷澶州,並一路攻破開封,只是那時候無法進行有效的統治,選擇重新撤回北方,但也不保證未來不會再度進犯。


所以宋朝決定選擇和契丹議和。契丹南下之際,身為天子的宋真宗本人親臨澶州,體認到兵臨城下的危險之後,毅然決然遵循君主獨裁制,下了最後的決斷。這就是西元一○○四年所締結的「澶淵之盟」。


中華思想與多國共存

這次的議和當中所取得的成果,第一點就是維持平等的交流關係,宋朝為兄、契丹為弟。宋朝雖然處於軍事上的劣勢,還是盡可能地保全了顏面。


話說回來,皇帝即是天子,天子一詞在中文裡面,便是天下僅此一人。但盟約簽訂後,契丹皇帝和宋朝皇帝兩者並駕齊驅,這當然讓儒教涵養深厚,知識水平較高的宋朝感到屈辱。


另外,宋朝每年必須贈予契丹絲綢等物品,稱為「歲幣」。由於兩國之間的經濟落差甚大,把歲幣視為某種程度的經濟援助也無不可。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也是為了避免任人宰割而選擇上貢,所以在宋朝當中,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此舉喪權辱國。


無論如何,宋朝至少不必再提心吊膽,畏懼契丹隨時入侵。對契丹而言,不必花費一兵一卒,就能從宋朝得到物資,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總之,既然獲得了遊牧國家的軍事後援,宋朝就能專注於建立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體制。可以說在宋和契丹之間,完成了軍事政治和經濟文化兩方面的分工和共存體系。 

西元11世紀的歐亞大陸東部地區 (圖片出自《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當時,宋朝的鄰國不僅僅只有契丹(參照上圖)。所以除了契丹以外,宋朝也和位於西北方的遊牧國家西夏建立了類似的關係。宋朝和西夏之間存在一些利害關係,又和契丹的情形大不相同。不過,整體而言,這樣的方法發揮功效,宋朝的體制就此安定下來。這套做法在學術界稱為「澶淵體制」,被認為是一套多國共存體制。


一般來說,想到中國就不得不提及中華思想。中國歷來並不承認外族能與自己平起平坐。不過在歷史上,這種情況反而比較特殊。大多數時候,都是多個國家努力尋求共存。宋朝如此,就算是唐朝、以及更早以前的三國和六朝,也是如此。的確,這套中華思歷經多朝,始終不曾消失。但是有無實現,或是否成為實際上的體制,則完全另當別論。


英文世界的研究者,將這種情勢稱為「China among Equals」(對等者中的中國)。根據這項研究,有些時代,例如宋朝,就是違背了中華思想,實際上承認對等者的存在。如果這種情勢能長久維持下去,或許最終將形成類似歐洲的西發里亞體制。歐洲各國歷經三十年戰爭之後,在西元十七世紀締結《西發里亞條約》。與此相比,宋朝建立的國際關係大幅先於歐洲。因為歐美以此為基礎,實現了平等的國際關係,所以東亞或許也有走向相同結果的可能性。


不過,這畢竟還是一個奉行中華思想的國家,宋人自然不可能滿足於現狀。而反映這個觀點的代表例子,就是對秦檜這名政治人物的評價。


西元十二世紀前半,北方通古斯系的女真族建立金朝,奪下開封城,宋朝無能反擊,只能南遷並定都臨安(現今的杭州),從此以後的宋朝稱之為南宋。正是秦檜在背後促成這項體制建立。


秦檜主張和金朝保持和睦關係,計畫維持南宋的政治體制。他認為如果貿然挑戰金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勢必得在前線派駐軍團。一旦如此,便可能危及政府的君主獨裁制。考慮到國內政治與對外的權力平衡,筆者認為,這是一名政治人物正確的判斷。


不過在中國史上,秦檜是著名的賣國賊,不僅品格低劣,也不見容於後世。連他死後的雕像也遭人唾棄鞭打。或許在中華思想的前提之下,他的作為依舊過於消極畏縮,難以服眾吧。


本文出自《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