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藻礁」淪為國民黨網路攻防的工具
by 主筆室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連署已經突破65萬人。而藍、綠兩黨對「保護藻礁」這個議題,也罕見動用大規模資源進行政治攻防,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保護藻礁」的倡議早在2017年就開始出現。但長久的倡議,卻只有相當小眾的民眾關心。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原本僅限於環保團體的「保護藻礁」議題,成為眾所討論的「公共議題」?國民黨又如何對此議題進行政治操作?


其實,關鍵就在於「社群領袖」的發文。從網路聲量時間軸來看,我們可以從下圖中清楚看到,藍營聲量領袖羅智強早於2/19就開始進行社群操作,但卻沒有帶動整體的社群討論度。而在2/22,生態作家「昆蟲擾西」發文呼籲保護藻礁連署,卻意外造成此議題出現大量關注,讓討論度形成明顯切線。






換句話說,昆蟲擾西的發文正是引爆社群的關鍵節點(Tipping Point)。而從下圖的折線圖來看,我們也可以清楚發現自2/21-2/22後,談及此議題的文章數大增。昆蟲擾西該篇文章也有6千多次分享,可說是相當的高。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國民黨一開始的政治操作,可說是並無效果。反倒是公民KOL的發文,才讓此議題開始出現倍數成長。而出現聲量成長後,藍營粉絲專頁如中天新聞(自2月22日後發文異常密集)、UDN等才「撿到槍」,在3月開始續打「藻礁」這個議題,並成功塑造出「藍綠對決」的形勢。種種跡象顯示:藍營對此議題根本沒有持續性的關注,只是意外地從KOL倡議中,找到可以對民進黨政府攻擊的破口。




藻礁議題不只關乎生態保育,更牽動了台灣未來能源政策的版圖。客觀來說,民眾不該以「藍綠對決」的角度,來審議如此嚴肅的公共議題。但可惜的是,如同民進黨一份內部民調指出:52.2%民眾認為國民黨推動保護藻礁公投,完全是為了「政治利益」,而不是真的關心這些社會議題。從網路聲量的角度,其實也可以得出類似結論。「保護藻礁」早就淪為國民黨網路攻防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