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補國際中文教育缺口,應跳脫孔子學院窠臼
by 吳奕軍




鑑於中共「孔子學院」對學術自由的侵犯以及大外宣活動,美國近年一再呼籲大學關閉孔子學院。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日前向媒體表示台灣能填補美國原本孔子學院中文教育的空缺,在學習中文需求上「發揮關鍵作用」,並可藉此宣揚台灣文化以及民主制度。


十多年來美國許多大學成立孔子學院,提供中文及中華文化教育課程,中共政府提供其資金,甚至額外對大學本部捐輸鉅資,教材亦須經中共審查,除宣揚中共政績以及中共版本的中華文化,不得涉及敏感議題。


孔子學院「掛羊頭賣狗肉」


孔子學院從2004年成立之後逐漸引起爭議,除了對大學異常注資,並被指控在課程中禁止討論敏感政治議題,甚至不少非專業領域員工被指控干涉於孔子學院以外的亞洲研究專案。


2007年胡錦濤於十七大政治報告中正式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布局之後,孔子學院這種軟實力主要機構在全球擴張,高峰期在160多個國家曾經有超過500所孔子學院及1000所孔子課堂。


2018年,美國國會通過預算議案,刪減國防部中文學習計劃對設有孔子學院學校的經費,該經費起源實屬詭異,隨後多所學校因而陸續關閉孔子學院。


中共孔子學院「假孔子之名」、「掛羊頭賣狗肉」的赤化滲透與大外宣本質漸受矚目,陸續遭到美國大學關閉,去年8月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更指孔子學院為中共「推動全球宣傳及惡意影響活動」,明令註冊孔子學院是「外國代表機構」(foreign mission,或稱「外國使團」),加速打擊其影響力。這是當時繼中共多家海外官媒及統戰組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被註冊為外國使團後又一重要案例,然而中共一再否認指控。


蓬佩奧去年10月於《福斯商業網》(Fox Business Network)專訪時要求各級學校在2020年底前關閉孔子學院,此議並無強制力,並且其成果因為川普連任失利而深受影響,顯見美國許多學校對中共滲透之警惕仍遠不如現實利益。


在中共孔子學院敗退之際,酈英傑今年1月16日出席在台灣舉行的「台美教育倡議系列活動—華語教學論壇」,以「Taiwan Can HELP」鼓勵台灣中文教師在國際中文教育「邁出步伐、補上缺口」,尤其向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講述台灣故事、歷史以及文化,甚至防疫的成績與作為,以異於中共刻板文化教材。


2月初酈英傑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訪問重申,中共將包括台灣的許多議題列為政治敏感議題,嚴重影響美國大學的學術環境,而台灣與美國同樣致力於以民主價值維護知識與學術自由,延續去年啟動的「美台教育倡議」(U.S. Taiwan Education Initiative),為兩國進一步提供教育交流平台,據悉此倡議已衍生多項雙邊教育計劃,將有更多台灣教師前往美國教授中文。


曾以舉國之力「批孔」的中共於全球擴張孔子學院的本質,是「假孔子之名」遂行統戰干涉學術,甚至作為間諜據點,漸受各國看穿,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德國、瑞典等國學校近年相繼關閉孔子學院。雖然如此,但在各國仍對中共統戰分化的侵略本質認識不清之現實下,持續由中國出資的孔子學院之滲透力仍不容忽視,例如美國仍有許多名校捨不得來自孔子學院的資助,至今仍迴避政府的呼籲不肯收攤。


台灣卡位應專注拓展台灣價值


台灣在2011年設置「台灣書院」,主為鼓勵國際社會傳授正體漢字及傳統中華文化的中文學校,推動僑校與台灣中文教學機構產學合作,近期更有設立「寶島學院」、「福爾摩沙中心」之議,在中共孔子學院在各國受挫之際,酈英傑的呼籲以及我國政府的響應似乎適逢其時、順理成章。


(圖片來源:http://bit.ly/2N9Jfoa)
(圖片來源:http://bit.ly/2N9Jfoa)


然而回歸現實,中共將孔子學院作為文化戰略系統節點,與統戰情報單位分進合擊,耗費鉅資與大量人力,擴張全球十多年,深入先進國家學校甚至政商學研,迄今可謂桃李滿天下,台灣不可能以規模相抗,更何況中華文化恐已非台灣社會關注之顯學,由台灣來對各國教育所謂傳統中華文化是否唐突,仍有相當爭論餘地。


以中文為官方語言的台灣,自由民主體制與台灣獨特文化才是重要優勢,據悉台灣在美國有300多所中文學校以及7000多名中文教師,而美國有超過40萬名學生的中文教育需求,若能靈活整合僑界教學資源以及數位科技,台灣在國際的中文教育與文化影響力必將升級,並且足以跳脫與孔子學院比較之窠臼。


作者:吳奕軍

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時局之平衡資訊與風險擴散效應。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臺大政治系畢業、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於哈佛大學研修電商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階管理課程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