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逆風前行:歐洲議會通過挺台決議案
by 吳奕軍

 

(圖取自歐洲議會網頁europarl.europa.eu)


歐洲議會日前通過兩項挺台決議案,呼籲歐盟各國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並且主張歐盟執委會應儘快與台灣展開投資談判,據以強化台歐雙方在公衛與經貿之具體合作。


11月25、26兩日,歐洲議會高票通過「新冠肺炎疫情對外交政策影響報告」(Report on Foreign Policy Consequences of the COVID-19 Outbreak)以及「歐盟貿易政策檢討」(EU Trade Policy Review)兩項決議案。這是繼歐洲議會於10月初通過台歐雙邊投資協定(BIA)決議案後,又一挺台里程碑。


強化台歐雙方具體合作

在決議案中,歐洲議會除了讚揚台灣防疫以及外援成果,並對中國阻撓台灣參與WHO、世界衛生大會(WHA)等國際組織表達遺憾。


此外,該決議案批評中國藉由武漢肺炎操作「病毒外交」(virus diplomacy)塑造大國形象、推動「大外宣」、填補因美國退出國際組織的權力真空、打壓香港民主運動,強化南海的武裝活動、迫害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甚至對歐盟國家以及政界人士施壓等惡行,對於捷克參議長、瑞典文化部長受到中國當局點名批判表達不滿。


決議案也強調,在全球受到武漢肺炎疫情挑戰之際,歐盟應強化開放性戰略自主、提升產業鏈之韌性,並且增強與美國等戰略夥伴合作關係。


歐洲議會並且籲請歐盟執委會儘速展開對台貿易談判作業,包括範圍界定(scoping exercise)以及影響評估(impact assessment)。歐盟執委會刻正檢討貿易政策,預計明年初發布貿易政策具體內容。


此前,10月7日歐洲議會曾經以「431票贊成、140票反對、124票棄權」的壓倒性高票通過「共同商業政策年度執行報告」(Annual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on Commercial Policy)決議案,要求歐盟應加強外貿關係多元化,並且呼籲歐盟執委會迅速與台灣進行投資談判。


當時歐洲議會檢視2018年以來歐盟對外經貿成果,以及今年武漢肺炎對貿易的衝擊,強調歐盟經濟必須避免對部分貿易夥伴過分依賴,呼籲與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並且速與台灣進行投資談判。


在「共同商業政策年度執行報告」決議案討論過程,歐盟新任貿易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曾於10月2日的任命聽證會向瑞典籍歐洲議會議員卡森布蘿(Karin Karlsbro)肯定9月22日在台北舉辦的「投資歐盟論壇」,表示:「我們正與台灣進行密切的投資對話。就在十天前,台灣歐洲經濟貿易辦事處與成員國組織了首次在台灣舉辦的投資歐盟論壇,有來自歐洲和台灣大約1400名參與者。我認為這展現了我們的努力。」


然而不能忽略的是,杜姆布羅夫斯基斯在任命聽證會也表達了歐盟對中國貿易「執行面」的現實困境。當時他曾表示,歐盟的「當務之急」是與中國談妥投資貿易協定,然後再來評估與其他區域的談判。


發展歐盟關係的重要年度

據悉,歐盟在2015年發布貿易投資政策時就曾經考慮與台灣洽簽投資協定,在2017年9月的貿易政策報告文件中也指出已經準備與台灣展開投資談判,歐洲議會多次呼籲與台灣展開談判,卻仍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


今年對台灣與歐盟關係發展而言深具意義。例如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包括大量歐洲主流媒體等近兩百家外國媒體來台觀選採訪,對台灣的民主經驗、大選秩序、抵抗中共滲透以及蔡英文總統的高票當選留下好評,也由於親見中共對台灣的霸凌手段,意外地體會到即使歐盟國家也必須警惕「中國因素」。


當時德國主流媒體皆派記者來台採訪,包括《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德國《日日新聞報》(Die Tageszeitung)、「第一電視台」(ARD)皆認為台灣藉由民主反制中共政權,中共則誤判台灣局勢。除了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等歐盟主要國家皆派有許多媒體來台採訪,報導期間雖然短暫,卻是為台灣在歐盟留下民主見證之創舉。


(右: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 /照片取自總統府網路相簿)


此外,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八月底率團訪台,以民主自由共同價值為本,發展台捷兩國合作,簽署多項協定,也為台灣與歐盟奠定具體合作基礎。


在武漢肺炎的風暴中,台灣正以實力博得歐盟的信任與合作契機;在向來艱困的外交戰場,危機正為台灣帶來轉機。


作者:吳奕軍

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時局之平衡資訊與風險擴散效應。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臺大政治系畢業、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於哈佛大學研修電商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階管理課程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