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網路聲量?網路聲量真能反映政治人物的實力嗎?
by 主筆室

 


「以後沒有「社會觀察家」這個行業了,因為將被人工智慧+大數據+網路取代。」

早在2018年韓國瑜掀起「韓流」後,「聲量」就成為了選戰團隊、政治人物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成為用來觀測政治人物的指標之一,當然也有政治人物,利用自己聲量高的優勢,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網紅政治明星」。而網路聲量極受媒體關注,甚至更成為了命理師算命的根據之一


但是,網路聲量是什麼?仍然眾說紛紜。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網路聲量」和真實政治世界的關係。

所以,聲量到底是什麼東西?

聲量可以是非常多東西。目前網路上流傳著非常多種聲量的計算方式,他們都有個共通點,就是利用「文字探勘」技術,去計算某個「關鍵字」出現的頻率或次數。例如,我今天在某個粉絲專頁,發了一篇內文有「韓國瑜」三個字的文章,就代表了當日「韓國瑜」的網路聲量+1,我的粉絲專頁、以及網路上種種的討論度(包括公開的論壇、Youtube的影片留言等)相加總,就成為當日「韓國瑜」這組關鍵字的「網路聲量」。

聲量的定義看似清晰明瞭。但可惜的是:隨著提供「聲量觀察」的單位,網路聲量的定義明顯不同。像是知名粉絲專頁聲量看政治,就使用「新聞媒體報導數」為主,而輿情廠商例如網路溫度計Qsearch,等則是使用包括臉書、PTT、論壇、Youtube等「綜合渠道」的文章數為計算單位。

那麼,聲量如何影響政治人物?

我們要謹記在心的是:在政治場域中,「母體」永遠是可能去投票的選民;因此,以網路數據作為觀察的「樣本」,必定會和真實的選民樣貌有所偏差。而這樣的「偏差」,更會因為聲量工具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換句話說,聲量只是一種觀察指標。

網路聲量無法揭露完整的選情。但,網路聲量好用之處,在於其「即時性」和「完整性」。例如,沒有任何一家民調公司,有辦法在一個小時內針對議題,做出完整的分析報告;也沒有一間民調公司,有辦法像網路聲量一樣取得上千、甚至上萬組樣本,來討論民意的風向;而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政治人物應特別重視網路聲量的緣故。

然而,網路聲量終究和真實民意有所不同。例如,下圖是我們使用Google Trend(Google相對關鍵字搜尋數據服務)所回溯的高雄市長補選趨勢。我們可以發現,在選前最後一個月時,李眉蓁的搜尋相對比約為72%,但是她在選戰最後結果中,只拿到了約25%的選票。



再以2020總統大選為例,我們也可以看到網路聲量和傳統民調之間的差異。例如,下圖是我們將韓國瑜的Facebook的影響力分數,和民調進行比較;淺藍色的線,是韓國瑜和蔡總統相對的聲量;而深藍色的線,則為選前兩個月的民調趨勢。




可以發現,在選前兩個月,韓國瑜和蔡總統的相對聲量都徘徊在50%到70%左右的高檔,而這和他實際的得票率(38.61%)相差甚遠。換句話說,選前網路聲量和民調的平均值,並沒有趨勢上的相關。

另外,我們也以近期的時事議題來比較。下圖為侯友宜、柯文哲兩位市長近三個月的網路聲量。可以發現:雖然侯友宜的網路聲量相較柯文哲一向不高,但是侯友宜在近期民意調查的滿意度中,一直有接近80%的滿意度,而柯文哲在最近一期(12/18)TVBS的滿意度調查中,卻只有35%的市民滿意度。



結語:政治場域中的「大數據」與「小數據」

總而言之,在現代政治中,掌握網路的「制空權」,並不一定代表能換算成實體選票或支持。目前對於網路聲量如何影響選舉,還有很多未解之處。但可以想見的是,地方性的組織動員(例如Line群組)是重要關鍵;而網路「實際」在討論什麼,跟網路上討論多少的「量」也同等重要。

「聲量」數據雖是一個有用的觀察指標,但卻不是絕對。以真實的運作角度而言,網路總體的「大數據」與各式各樣的「小數據」一起觀察、比較,才會讓我們對實質政治情勢有更好的理解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