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粉與韓流的社會起源
by 沈榮欽

 



許多目前知名的柯黑過去都曾經是熱情的柯粉,但我從來不是。柯文哲以素人之姿首次競選市長時,在民進黨協助包裝下,流出各種美化的小故事,不過我對選舉語言不太熱衷,比較相信親眼所見的柯文哲受訪與演講影片,認為柯文哲固然自大,但其實對社會科學所知有限,不過我對政客的標準向來不高,當時並不認為自戀與偏狹是致命傷。


即使如此,我仍然經常批評柯文哲,一些綠營的朋友對於我的批評感到不解與不滿。其實我當時之所以反對柯文哲,正與他剛開始顯露的民粹傾向有關。


柯文哲首次在市議會接受質詢時,許多議員只要質詢柯文哲,服務處就立刻會接到柯粉的抗議電話,令不少議員人心惶惶,質詢柯文哲時都小心翼翼。柯粉會對議員的質詢逐一訓詁,任何質疑都是對柯文哲的斷章取義,最後都演變為對議員的人身嘲諷。儘管柯粉當時批評嘲諷的對象絕大多數都是藍營議員,但其實綠營議員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去。問題在於柯文哲不僅無意降低這股歪風,反而對議員多所嘲諷,並在言詞上鼓勵柯粉的好鬥,最後發展為柯文哲對於i-Voting、SOP狂熱的吹捧,進而質疑議會制度的必要性。從那一刻起,我對柯文哲的看法,就和當時的民進黨與時代力量分道揚鑣。


林文正與林宗弘最近針對韓流與柯粉進行了實證研究,以探討台灣民粹政治的起源。他們強調以下兩件事與台灣民粹政治起源有關:




第一,台灣全球化與產業轉型的受損者

至少在金融海嘯之前,台灣不斷強化的全球化、增加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與經濟轉型的失敗,使得受損害者更易轉向支持標榜人民主權的民粹政治人物來挑戰現狀。


第二,中國因素

中國因素不僅影響台灣經濟依賴,也增加台灣轉型困難,加上中國政府以商逼政,並以資訊戰等方式影響台灣政治,加上貧富差距擴大、青年面對環境日益惡化、年金改革等議題影響軍公教人員等階級因素,也觸發台灣民粹政治的傾向。


林文正與林宗弘根據2018年兩次的社會意向調查資料,來探討可能影響韓流與柯粉的因素。


就柯粉而言,他們發現,以影響「是否支持柯文哲參選 2020 年總統」的因素而論,柯文哲主要支持者的特徵為女性、年輕族群、不受省籍與宗教因素影響,以及具有台灣人認同傾向;這與韓流以藍營保守勢力為主的支持者十分不同。比較有趣的是,女性無論在柯粉或韓流中都呈現正向效果,似乎比男性更支持民粹政治領袖,很值得未來進一步研究。


他們發現,自營作業者傾向泛藍、政府受雇者傾向泛綠。而且,雖然藍營為韓流主力,但是藍營支持者較不可能支持柯文哲參選 2020 年總統,柯文哲的支持者主要還是來自女性、年紀較輕的泛綠支持者。這是2018年的資料,目前有多少變化還未可知,不過可能也意味著柯文哲當時往藍營靠攏,未必對其有利。


因為資料來自2018年相隔半年的兩次調查,所以作者分析了這半年的時間,支持民眾有何影響。


對韓流而言,他們發現,失業者、非技術工人、新中產階級、自營作業者與非勞動力更傾向支持泛藍。作者表示,現任「政府受僱者」則是由藍轉綠,而年金改革的受損者大多是退休的公務人員,這表示因反年金改革所動員的群體並沒有引起政府受僱者廣泛的支持。


但是柯粉與韓流不同。「非技術工人」與「新中產階級」更可能支持柯文者參選總統。這表示韓流所吸引的階級確實是在現有的經濟結構中相對較弱勢的群體;泛綠獲得政府受僱者顯著的正向支持;支持柯文哲確實也有部分經濟受損者(非技術工人)但是主要的支持效果還是來自於青年、女性與新中產階級。


這點或許與其他國家對於不同類型民粹領袖的研究有所呼應,韓流固然有不少屬於傳統全球化受損者與階級弱勢者,但是柯文哲則是其他國家不同類型的民粹領袖,支持度更與其言行風格相關。


作者:沈榮欽

感謝作者授權《報臺》轉載,原文請參考沈榮欽教授的臉書。作者為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專長為策略管理與組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