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觀眾的台灣棒球場
by 鄭睦群


 

球場蓋好了,他就會來」,這是凱文科斯納(Kevin Michael Costner)主演的電影《幻夢成真》的經典台詞(原文是 "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 ),片尾連綿不絕的車潮至今依舊令人動容。但如果稍微修改成「球場蓋好了,觀眾就會來」,則可以延伸出兩個問題,即「球場的性質」與「球場的地點」,最後就會知道「觀眾」到底會不會來。台灣長期以來輕忽球場設置對學校與社區認同的重要性,導致所謂「國球」的棒球產業頭重腳輕,受青睞的球賽亦大致集中職業賽或國際賽,成棒或三級棒球乏人問津,市場基礎薄弱。而且即便是職業賽或國際賽,社會大眾「青睞」的管道多半是媒體,而非購票現場看球,這有其台灣特殊的歷史脈絡。




雖然台灣的棒球運動在日治時期打下了一定程度的基礎,但「國球」的地位並非自然發展的結果。1970年代,台灣棒球開始進入打造菁英強隊豪奪國際獎牌的時代,如此政策不僅有效使棒球成為最能凝聚國家認同的運動項目,累積的能量也促成1990年代職棒產業的誕生。但由於政府策略是以打造菁英球隊奪牌而非推廣至教育,因此國小至高中的學校體育環境對棒球並不友善,甚至直接貼上危險運動加以禁止,棒球在台灣逐漸成為一個「只看而不打」的運動。而即便是菁英強隊,其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奪牌後的效應(而且必須是重要賽事),奪牌之外的訓練與養成過程對社會大眾難以產生認同與意義。這並非社會冷漠,而是大眾想看球也未必得其門而入。台灣多數棒球場大致以訓練為導向,因此並沒有親民的觀眾席,交通地點亦不慎理想,甚至不少擁有棒球隊的學校本身根本就沒有正規的棒球場。


政府近年不是沒有注意到球場不足的問題,也曾經投入鉅資試圖改善,但依舊是以訓練為主要考量。如〈教育部101年補助各級學校新建、修整建棒球運動場地實施計畫〉,計畫規定補助項目為「新建及修整建學校簡易棒球場,補助內容以球場基礎工程之整地、排水系統、內野鋪設、外野植草、防護安全相關設施等工程為優先,其他有關球場附屬設備如選手席、簡易紀錄台、內野圍網、器材設備及簡易衛浴設備等為次要之工程。」 連「選手席」都被當成「次要工程」,那觀眾席基本上是「不必要」的工程了。而該辦法又將球場分為「甲」、「乙」、「丙」、「丁」、「戊」五個等級,新建球場的申請以「丙」級為限,該等級球場的定義為「可供一般比賽或練習用,有選手席、簡易紀錄台、內野圍網、簡易衛生設備等設施(無看台)。」事實上,「甲」與「乙」等級的球場才分別有「鋼筋水泥看台」與「簡易鋼架(或鐵皮貨櫃屋)結構之簡易觀眾席看台」。前述計畫關於球場補助的內容,直至最新之〈教育部體育署109年補助各級學校新建、修整建棒球運動場地實施計畫〉幾無更動。所以儘管球場增加了,球隊也增加了,但多數球場的性質是「訓練」,多數球場的地點是「不便」,「觀眾」自然不會來。


平鎮高中榮獲2020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冠軍
圖片取自:黑豹旗粉絲團


以甫落幕的第八屆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為例,儘管主辦方不時喊出要打造「台灣甲子園」,參與球隊亦逐年攀升。但除了媒體轉播喊燒之外,現場觀眾依舊稀疏零落,離「日本甲子園」盛況相去甚遠,這正是台灣球場設置政策長期偏差導致的結果。除了球隊的強弱與勝負,日本普遍重視球隊與學校及社區的連結,不僅創造每年夏季甲子園的盛況,更打下棒球產業的重要基礎。總而言之,比起造價上百億的巨蛋,台灣實際上需要的是更多屬於學校與社區、且觀賽與交通皆親民的棒球場。期待有朝一日,學生放學後拿著書包,走進學校球場幫自己的同學加油;社區居民牽著小孩帶著零食,步入觀眾席替子弟們打氣。那麼台灣的棒球發展將會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不僅深耕在地認同,厚植市場動能,亦讓台灣的棒球產業不再頭重腳輕。


作者:鄭睦群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淡江大學歷史系、輔仁大學醫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八角塔男聲合唱團營運總監。專擅領域為台灣史、台灣基督宗教史與社會文化研究 。曾任台灣基督教史學會秘書長,《宇宙光》雜誌「詩歌的歷史光廊」專欄作家,傳藝金曲獎最佳宗教專輯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