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麗島民調公佈的政治人物「信任指數」(1) by 報臺主筆室

 



近日,長期從事民意調查的「美麗島電子報」,於10/27日公佈了10月份的「國政民調」。該篇民調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其對5位可能參加2024大選的政治人物進行的「信任度調查」。其公布的信任指數(如下圖),排名依序為:侯友宜(71.9)、賴清德(58.7)、鄭文燦(58.0)、朱立倫(53.5)、柯文哲(45.9)。


圖片取自美麗島電子報


「2024總統大選」這個話題本身就具有話題性。更因為賴清德、鄭文燦兩位綠營政治人物,彼此得到的「信任指數」十分接近,更有媒體開始「帶風向」,寫下「賴清德、鄭文燦僅差0.7%,恐掀內鬥?」等「辛辣」標題。


雖然這份民意調查十分具有參考價值,然而「魔鬼藏在細節中」,美麗島電子報在計算信任度時,首創使用獨家的「信任指數」(Public Trust Index,簡稱PTI),並宣稱這個指數有著將「民眾給予的正負向評價與強度等統整為單一數值」的優點。


然而,可惜的是,這個「美麗島信任指數」不只沒什麼用,更因為其忽略「未表態」人群的特性,導致「美麗島信任指數」和「實際支持度」,在實際上有所落差。


首先,我們先來檢查兩個算式:


美麗島信任指數=50+0.5*(很信任%-很不信任%)+0.25*(還算信任%-有點不信任%)


實際信任度=很信任%+還算信任%。

(也等於:100%-很不信任%-有點不信任%-未表態%。)


在這兩個算式中,最大的差別就是「未表態率」是否有列入計算。


我們先透過例子來假設:某A政治人物是全國性的政治人物,因此接到電話的選民大多知道他是何方神聖,未表態率只有10%;而某B雖然也十分知名,但卻因為多年來只擔任地方首長,所以很多民眾對「是否信任他」這個問題有所保留,因此在「有點信任」和「有點不信任」的表態率上略微減少,並造成對某B的「未表態率」上升到30%。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A政治人物因選民表態踴躍,實際信任度有45%,而某B政治人物則因較不出名,所以實際信任度僅有35%,兩者有10%左右的差距。在不計算「未表態率」的「信任指數」中,兩人的信任指數有可能是相同的50點,但是,實際上兩人的信任度相差了10個百分點。(如下圖)



 


而以實際的政治人物為例。賴清德、鄭文燦的信任度真的如同「美麗島信任指數」宣稱的只有0.7%嗎?實際上,賴清德的「實際信任度」有61.3%,而鄭文燦的「實際信任度」只有52.9%,兩者差距有8.4個百分點之多!



圖片取自美麗島電子報


造成「美麗島信任指數」和「實際信任度」不符的原因,就是因為鄭文燦的未表態率為23.2%,而賴清德的未表態率為10.4%。未表態率相差大的情況下,使得兩人雖然「信任指數」相近,但「實際信任度」卻相差甚遠。換句話說,在忽略未表態人群中的「美麗島信任指數」中,鄭文燦較賴清德平白多出了接近10%的優勢。但將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未表態,這反而是鄭文燦目前的缺點,他非常需要加強桃園以外的民眾對他的認識。

 

 



除此之外,我們透過「隨機模擬」的方式,來模擬1000位政治人物的支持度資料(https://reurl.cc/Q3N1n2),發現到「美麗島信任指數」和「實際信任度」的實際差距:在未表態率低於10%的情況下,「美麗島信任指數」和「實際信任度」的差距多落在正負10%的區間;而當未表態率大於20%時,兩者差距開始落在20%左右的區間;並隨著未表態率增加,「美麗島信任指數」和「實際信任度」的差距,也開始增加。


 



綜上所述,在民意調查中「未表態」的人群,可能是指所謂游離選民,抑或是遲遲尚未下決定的選民,更可能是對某位政治人物「毫無印象」的選民,我們無法清楚掌握這些人的意向。因此,未表態度高的鄭文燦市長,未來的支持度仍存在著不小變數,而這也是「美麗島信任指數」無法告訴我們的。


最後,我們仍不要忘記「信任度」民調本身帶來的缺陷,信任度民調因不具排他性,和實際選舉的支持度,也會有相當大的差距。例如:侯友宜市長的信任指數在藍、綠支持者中都相當高,但不代表侯友宜在藍綠競爭的情況下,能避免藍綠歸隊的現象,只是顯示出:侯友宜有較大的空間能爭取偏綠選民的選票罷了,但在國民黨的黨內初選,侯友宜想獲得提名的重點,是要得到偏藍的選民認同,這正是韓國瑜在去年的國民黨初選民調能夠大勝郭台銘、朱立倫的關鍵。


民意調查雖一向被認為是較「科學」的調查方式,然而,除了在抽樣樣本、問題順序與措辭等地方,有不小操作空間外,民調的「詮釋方式」也常常是分析者可操作的對象。美麗島電子報近兩期的「信任度」民調,參考價值雖高,但美中不足的是,這種獨創「信任指數」的作法,會誤導了我們對事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