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故鄉的路:由「篳路台灣」到「向日葵」的啟示
by 黃宗玄

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溫暖,所以我們決定向著太陽去
圖取自: CC0免費圖庫增

10月6日,參與了台南烏托邦書店所舉辦的《篳路台灣》書籍發表會。在席間,聽著陳歆怡小姐(經典雜誌資深編輯)的生動描述,彷彿穿越時空一般,回到了過往的台灣,並在古今交錯的時光隧道口來回徘徊,欲探詢出一條內心的道路。這感覺,特別強烈。尤其,在2019年的今日,面臨「亡國感」倍增的此刻,心裡更是有股:「一直想要抓回些什麼?以及一直想要尋求安心感的依恃!」

或許,這樣的念頭,在故事中的女主角-鄒芬萍身上,已經出現過無數次了!事實上,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每日都能遇到許多老人家。對已退休的長者來說,生存下來的目標,是決定退休後平均餘命的重要關鍵。尤其,內心依舊惦記著,有那麼一件重要的事兒,會是讓人重燃生命意志的催化劑。因此,鄒芬萍女士恰巧在要退休的年紀,想起了與阿嬤間的過往情懷,於是促成了「回鄉」的契機!

鄒芬萍,小時候與阿嬤一同住在雙溪泰平里竹子山上的祖厝。以前,並不是像現在多數的人都住在平地與都市。相反地,山上可熱鬧了!沿著山坡往上,是一望無際的水梯田,沿著山陵邊而上攀。這是片阿嬤奮力守護的土地。每日,阿嬤總要挑著粗重的扁擔,處理著大大小小的農務及家事,相當辛苦。然而,不管如何勞累,阿嬤必定會帶好吃的回家,讓鄒芬萍能感受幸福的滋味!

每當回憶起這些美好的片段,鄒芬萍腦中往往不斷浮現「故鄉」的影像和阿嬤慈祥的面容。或許,隨著年歲增長,已將屆退休年齡的她,開始想找回故鄉的路了!於是,在先生陳忠南的鼓勵下,展開尋根之旅。然而,這是段跨越淡水到宜蘭的古道旅程,也是重新仰望故鄉的唯一道路。途中,兩人結伴同行,往布滿高聳入天的巨大草叢深處邁進,並隨身配備著除草機、鐮刀開道,蹣跚前進!

霎時,我驚懾於鄒芬萍這番不畏艱辛的意志與決心。同時,我的腦海裡,似乎又跟著浮現出國片《向日葵》這部深刻描繪行動不便老人們,勇敢結伴去太麻里圓夢的故事,久久不散!電影講述:「五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平時坐著輪椅生活於台北。在過慣煩膩的無趣生活時,有感於老朋友日益消逝、生命無常。因此,在小琳與多人的幫助下,終於一圓前往台東太麻里看日出的夢想了!」

最終,鄒芬萍在山澗的懸崖峭壁上,找到了傾頹的「鄒家古厝」。那是鄒芬萍和阿嬤間,最甜蜜與重要的約定!如今,她誓言要恢復故鄉的樣貌,讓已被塵土和雜草掩去的土地,重現生氣。這段尋根之旅,恰似《向日葵》裡頭的經典台詞:「日出每天都昇起等人來欣賞,但是有些人就像夕陽,你還來不及好好看看他,就已經落入黑暗。」然而,只要伸出手來、跨出步來,永遠不會太晚!

或許,對此刻的台灣人來說:「找回故鄉的路,才是真正能夠撫平內心不安與惶恐的真正方式!」也許,我們終其一生,都有著同樣質疑的聲音,不斷在內心呼喚,呼喚著我們找回歸鄉之路。鄒芬萍連結起與阿嬤的深刻記憶,終於探到了自己的皈依。因此,由「篳路台灣」到「向日葵」的啟示,不正是訴說著:「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溫暖!所以我們決定向著太陽去......找回自己!」


作者:黃宗玄

1989年生於台南,是聽著羅賓漢故事長大的孩子,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加成,帶著牡羊座不服輸的意志。

大學時代開啟對寫作的熱愛,藉由寫作來剖析人生。畢業後在故鄉擔任物理治療師,透過近距離接觸患者來描繪生命的體悟。

受吳晟老師影響,矢志「在文壇上守護土地」。運用文字記錄被漠視的聲音、被遺忘的過去,以及最珍貴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