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心繫台灣的馬偕曾孫柯威霖
by 鄧鴻源

 



今年是馬偕博士來台宣教150年,台大校史館今起舉辦小型特展「馬偕來台150週年:世代傳承從台灣到國際——時空阻擋不了的愛」台大機械系頒發傑出系友榮譽給馬偕博士的第4代柯威霖


馬偕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長老會差會牧師,學過解剖學與生理學課程,於1872年至台灣淡水傳教與行醫,一般人稱他為「馬偕博士」或「偕牧師」。他一生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自許,座右銘為「攏是為基督」(All for Christ)。1900年,他蒙主寵召後埋葬在淡水中學後面的教會墓園,此哪是兩蔣所能比?




柯威霖(Dr. William Leslie Ko, Ph. D.),係柯設偕之次子,也就是馬偕博士次女偕以利之孫,1927年5月27日生於於淡水,1945年畢業於淡水中學校(今淡江中學),是馬偕第四代(即馬偕曾孫),從淡水國小、淡江中學,到台大畢業,吃台灣米、喝台灣水,是正港ㄟ淡水囝仔。他也是首位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航空工學碩士和博士的台灣人。雖旅居美國60年並揚名國際,至今95高齡仍操一口流利的台灣話,並隨時心繫台灣,以當台灣人為榮。


1945年他考取台大機械系,1950年畢業後參加高考考取公務員,志願是民航空運公司(CAT),卻因本省人身分,最後被分發至鐵路局擔任台北機務段的機關士(火車駕駛)。在上班期間,因在台大優異的成績,得到普林斯頓大學的入學許可與全額獎學金,然而因為當時國府對於出國留學的管制,讓他無法出國,黯然之下只得繼續在機務段上班。然而當年一些權貴子弟卻有辦法出國留學,如陳誠的兒子陳履安、小蔣的兒女,還有台大教授丁觀海的兒子丁肇中,可見有差別待遇。


身為機關士,柯威霖幾乎開過當時所有現役的蒸汽機關車,卻獨鍾裝設有「蹼輪軸心」輻射狀動輪的 CT250 系列。根據他本人回憶,由於當時南北鐵路規格差異無法兼容各款機關車,每次駕駛 CT250 系列的機關車,都得在彰化住上一晚,等隔天要載的貨物或旅客到了再折返北部。或許就是這樣朝夕相處的日子,把機關車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柯威霖心中,讓他日後遠赴美國時,仍心心念念噴吐著白煙、在鐵軌上奔馳的機關車身影。其實台灣南北火車之所以能通車,都是日本人的功勞,然而我們中小學歷史教科書從來不提。


幾年後由於教會協助,他才有機會出國留學,1963年柯威霖以優越成績成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首位臺籍航空工學博士後,任職於 NASA 的航空研究重鎮德來頓飛行研究中心,期間開發出許多對航太技術有卓越貢獻的數學方程式,並在 2015 年獲頒 NASA 的最高榮譽《傑出服務勳章》。他除了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也是一位有名畫家與詩人,習慣在畫上提漢詩七言絕句,因為他畢生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取得博士學位後,他留在母校研究火箭固體燃料機械性質,發展出有名的「朱/柯物體變形法則」。離開加州理工學院後,應聘於「卡曼飛機公司,從事火箭發射筒對原子爆炸波的構造反應研究。後來在美國太空總署飛行研究所從事太空船與超音速飛機高熱構造的研究,至今已發表過140多篇國際性科學論文,所以最近美國太空總署頒發給他《超級貢獻》勳章來表揚他對太空固體力學上的貢獻,不讓當年也是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班畢業、有「中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專美於前。


在美術上,柯博士自小即喜愛繪畫,是國際知名的色鉛筆與水彩畫家。曾為紀念其父親柯設偕教授,花費十餘年時間,陸續整理柯設偕教授遺留下來的鐵道短篇小說並附上插圖,出版了《鐵道短篇小說及鐵道美術畫集》。柯設偕是台大文學院第一屆畢業的校友。馬偕有孫子與曾孫如此傑出,也與他一樣深愛台灣,以當台灣人為榮,在天國上一定露出滿意的微笑。


柯威霖對近百世紀的淡水、淡水公學校、淡江中學與真理大學等鉅細靡遺的建校史,包括二次大戰末期美軍對淡水的轟炸與228災難等日期、地點與每個過程的點滴,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令人折服。


1947年的228事件,20歲的柯威霖正在台大機械系唸書,清楚目睹當年國民黨匪軍在台北到處開槍屠殺民眾的景象,當時的他,除了每天禱告外,也只能垂淚嘆息。他應該也算是228事件的最佳見證人。


今年95歲的他,仍然耳聰目明,身體健朗,每天掃落葉與健走一小時,彈琴作畫工作15小時。一周輕斷食一次,不吃加工產品,只吃上帝創造的食物,以科學的態度保養身體,談起保建之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有曾祖父馬偕之風範。


馬偕一生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自許,除了創立教會外,也在台灣開設醫院與學校,造福許多台灣人,也培養許多人才,孫子與曾孫都繼承其精神,很了不起。


台灣人已看到上帝的大愛在馬偕身上彰顯,其子孫對台灣與世界也都有很大貢獻,這是許多國民黨人所遠遠不及的。


作者:鄧鴻源  

台大物理博士  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