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文史地教育
by 鄧鴻源

 

翻攝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dLwDQXfVU


最近有位網友轉PO了「跟著初音ミク遊台灣」的《台灣周遊唱歌》影片,許多網友指出,這首歌根本就「完勝中華民國的地理與歷史課本」。筆者很驚艷,也認為的確是如此,這才是正確的文史地教育。




長久以來,國民黨的黨國教育只會塞給台灣囡仔一堆八股文與拍馬屁文章,或者跟年輕人情感毫無連結的黨化歌曲,尤其是各校校歌。為何我們的文史地教育內容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大中國的東西?為何國民黨歌可以當國歌來唱?為何許多校歌歌詞中充斥中華、新中國、三民主義等大中國與黨國思維,完全與學生生長的地方文史地沒有連結?國民黨人難道不知他們的文史地教育方式遠不如他們一向很不屑的日本人嗎?畢竟日本以前雖然也是殖民台灣,起碼他們還教育台灣人認識自己家鄉,然而國民黨呢?為何都是中國的?


《台灣周遊唱歌》這首歌在明治43年,也就是1910年出現的,是當時台灣總督府對台灣實施歌唱教育的教材。歌詞是以和歌的七五調寫成的,有90節,詳盡介紹了台灣的地名、物產、舊剎、古廟等名勝史蹟和史話等。雖然其中不免吹噓自己大日本帝國的偉大,不過,客觀而言,台灣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一個殖民政府,對於台灣文史地等特色做過如此詳盡的介紹,而且還是以兒歌的方式呈現,難怪許多網友都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遠比食古不化的國民黨黨國教育方式好太多,這才是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讓人永生難忘。


歌詞一開始介紹台灣島的形狀,然後介紹台灣有金銀、海鹽、製茶、製糖、盛產水果又產稻米,接著便開始從基隆一路往南,陸續介紹各地歷史、特色與名產,可說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包括台灣最壯闊的「蘇花公路」,只是那時的「蘇花公路」可能僅能讓路人通過而已。整首歌歌詞簡單明白,曲調輕快活潑,百聽不厭,可說寓教於樂。


許多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


「一首歌道盡了台灣的風土文物,而我們好像沒有一首歌比它強!而屬於我們母親的文史地教育呢?」


「這才是真正的本土教育及藝術的啟發」「聽完也順便知道一些以前都不曉得的古地名與文史」


「光是這樣聽,就很容易記憶各地特色,而且還認識很多單字,超棒!百聽不厭。」


「歌詞中多依循原地名的脈絡,不像國民黨據台後,強加延平、成功、信義、仁愛等那種噁爛的文化!」


長久以來,國民黨黨國教育所教的,都是在教十分遙遠的、虛無飄渺的中國的文史地,所以許多人至今還有國家認同的錯亂,搞不清楚自己的母親是誰。


反觀日本當年雖然也是殖民台灣,卻能以兒歌方式介紹台灣各地的風土民情,教育我們的子女,讓台灣人知道自己生長的故鄉有哪些重要地名與有趣的文史故事,讓人百聽不厭,很容易就記起來,進而認識台灣、了解台灣與愛台灣,其效果如同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影片。


希望蔡政府能效法日治時期的教育方式,請音樂家仿照《台灣周遊唱歌》方式,製作一部教育性兒歌影片,以輕快優美的曲調介紹台灣各地的風景名勝與文史地,廣發給各中小學作為輔助教材,可以用國、台、客或原住民語等台灣的主要語言唱。這樣才能讓我們年輕人完整認識台灣、愛台灣,進而培養生命共同體的觀念。


作者:鄧鴻源  

台大物理博士  大學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報臺》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