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論」何錯之有?
by 黃俊倫

 



8月31日,中華民國(以下簡稱ROC)外交部與遠景基金會合作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2021年亞太安全對話」舉行開幕式,邀請蔡英文總統為開幕式致詞。這裡先暫時不討論蔡總統在致詞中所揭示的經濟與產業願景,區域和平議題方面,蔡總統依然堅持2016年初上任以來的一貫態度與政策主張,不僅聲明「台灣能夠成為促進區域和平繁榮發展的中間力量、願意承擔確保區域穩定的責任」、主張「台灣不會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並堅持捍衛民主和(既有的)生活方式」,同時也表示「台灣不會將安全夥伴的援助視為理所當然」。


筆者認為,這篇致詞不僅在政策主張上具有長期一貫性、是蔡總統個人執政風格的展現,並也展現台灣與中國在面對國際時的差異。在蔡總統的政策圖景中,台灣信守以國際法與普世價值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願意與近鄰各國(甚至是印太區域以外的各國,雖然蔡總統在本篇致詞中沒有明說)發展和平互惠共存的關係;不僅外交政策具有穩定性與一貫性,也不會主動挑釁影響區域和平;因為不會將安全夥伴的援助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台灣仍將繼續保有國防軍備,但台灣也不會尋求軍事對抗,而以將國防軍備作為守護現有體制與生活方式的保障。


而以上主張及蔡總統基此開展的實際作為,恰好都與中國黨政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上台以來的作法判若雲泥,中國是既有國際秩序的破壞者與挑戰者,甚至有意以中國黨政當局的價值觀為基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宰世界;中國的外交政策除了名義上的和平互惠與檯面下的滲透算計以外,即便面對同一國家政策也經常反覆不定;同時中國也以軍機繞台及船艦演訓等的方式,展現其主動開啟軍事挑釁的可能性。而國際社會在抗中態勢逐漸形成的過程中,當然也會比較台海雙方的國際行為、據此產生新的觀感,2016年以後至今的發展,已經到了只差沒有把「麻煩製造者」名號完璧歸趙、用以指涉中國而非台灣的程度。


但,即便現在已經是2021年,依然無法體察國際現勢、仍將國際局勢認知固著在2016年以前的國際對中綏靖時代,同時也持續自我囚禁於兩岸牢籠中的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國民黨),這時卻針對蔡總統該篇致詞中的「鄰國」二字大肆發作,不僅指斥蔡總統「鄰國」的發言是幾近兩國論翻版的論述、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所謂兩岸定位,更儼然中國在台代理人般,威脅說「這些發言將會引起兩岸更多紛爭衝突」,最後還不忘拿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協調官庫特.坎貝爾「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發言當令箭,將台海的緊張局勢片面且不符事實地歸咎於民進黨政府一方,論述極盡誇張之能事。


恕筆者直言,筆者認為國民黨以上發言簡直是錯得離譜,理由如下:


其一,自1949年12月ROC政府遷台起,「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PRC)不相統屬」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雖然台灣的國際地位現狀是政治實體,由國共戰爭失利後「遷台」的ROC政府,ROC政府並未取得主權、卻長期為其所寄居的台灣與澎湖群島,加上ROC政府殘存的主權領土—福建省金門縣及連江縣馬祖列島,3者共構耦合而成,且台灣的國家定位尚待台灣人出於自主意志、以一定方式為終局確定,但PRC自成立以來卻也從未取得台澎主權、亦從未統治台澎一分一秒。雖然台灣現在尚未取得完足的國際法國家法人格,但台灣現統治當局的民選最高領袖—亦即ROC總統,以「鄰國」指代台灣週邊的任一國家,並沒有任何錯誤可言。


其二,ROC政府與PRC一樣,從未透過任何一份有效的國際條約—尤其是1951年舊金山和約、以及其附約1952年日華台北和約,或者在之後透過住民公投的方式,合法有效地取得台灣與澎湖群島的主權;但現在台灣囿於國際局勢現狀,無法單純僅憑自主意志、透過住民自決公投啟動台灣正式建國的程序,卻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這不僅導致ROC政府與其殘存主權領土,必須與台澎繼續保持政治實體的樣態,同時台灣與台灣人也必須暫時忍受ROC憲法繼續存在於台灣一段時期。


ROC憲法制定時,台澎的真實主權樣態是「依據東京盟軍總司令部『一般命令第一號』,分配給ROC政府暫時遂行軍事佔領的日本帝國外地領土」,但這並不代表ROC政府可以逕行透過軍事佔領取得台澎主權,因為台澎主權的最終確定至少需要等到終戰和平條約簽訂後,因此ROC政府在台灣辦理制憲國民大會代表選舉,選出10多位台籍制憲國大代表、與另外上千位中國各省市、政黨及職業團體所產生的代表共同制定ROC憲法,這一連串的程序是否代表台灣人也有資格且充分參與ROC憲法的制定,均不無可疑之處。而ROC政府之後在台灣所辦理的各項公職首長及各級民代選舉,也並不代表台灣人在投票同時已經授權ROC取得台澎主權,這跟美國在統治琉球群島期間所舉行的該群島立法院大選一樣,都是為了維持暫時佔領體制正常運轉、賦予佔領當局與其立法機構以相當民主正當性與授權而舉行的選舉,與主權最終確定無涉。


雖然筆者基於歷史等各種理由,強烈誠摯希望能夠盡早結束ROC與台澎耦合的狀態、並在台澎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全新國家,但衡諸目前國際現實尚無立即實現的可能性,在台灣人尚須與ROC憲法不太情願地相處一段時期的情況下,ROC憲法在解釋適用上必須保持一定程度的謙抑性,至少不能將其一個中國的政治架構強行凌駕於台澎與其住民之上、更不能以該憲法為由,強行否認台澎住民有出於其自主意志、依據一定要式終局確定台澎主權樣態的權利,ROC憲法僅能在確保台澎不受PRC統屬、不受任一惡意敵國之吞併的現狀,以及保障台澎住民將來透過住民自決公投終局確定主權樣態的基礎上,才能有效運作並詮釋,筆者稱這樣的理論為「過渡憲法限界論」。


而國民黨用以批駁「鄰國論」的主張之一—ROC憲法及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已揭櫫一中架構,在筆者看來,正是試圖以過渡性的代用憲法凌駕台澎住民不受PRC統屬、並壓制其自決主權樣態權利的惡行,無論ROC也好、PRC也罷,這2個中國政府當局都沒有透過任何有效的國際條約或其他要式取得台澎主權,國民黨人惡意運用ROC憲法為首的一中架構,逕行將台灣一併納進該架構中、以使台灣持續受到所謂兩岸關係中的另一當事者—亦即PRC的侮凌,這些行為不僅違背「過渡憲法限界論」的要求,也都是正常台灣人不應接受、反而必須大力撻伐的事情。


其三,台灣現時本即獨立於任一國家之外、係具有自治權能的政治實體,所以台灣現在最重要的政治課題不是獨立、而是如何建立國家,而美國政府如何看待實則為台灣建國的所謂台灣獨立、「不支持」與「反對」在語境上的實質意涵差異,以及「鄰國論」是否真的如同國民黨所說違背美國政策—尤其是美國的一中原則,這些都是相當可議的。


首先,筆者認為美國「不支持」所謂台灣獨立與「反對」台灣獨立之間不能直接劃上等號,毋寧該這麼認為,美國不支持台灣統治當局在現有國際架構—特別是雅爾達會議與舊金山和約所建構出的現有國際格局—尚未遭到徹底破棄前,在未與美國事先溝通的情況下片面開展追求台灣正式建國的行動,但之後如何發展、會產生什麼樣的新的操作空間,美國政府卻也沒有把可能性說死,這也是美國政府用「不支持」而非「反對」來評價台灣獨立的主因。


再者,美國近年來對一中原則的詮釋,也不應該被直接認為是「美國政府逕行同意PRC看法,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誠然美國政府自1979年1月1日至今,一貫認為PRC係中國合法代表政府、也確實存在一個中國,但美國政府是否認為台灣真如同PRC主張般是一個中國的一部分,則存在相當的模糊表述空間。不過,如果有關鍵的國際組織真的同意PRC對台灣的主張,還是有被美國帶頭反擊的可能性,例如美國政府是如何駁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逕行同意「聯大2758號決議案=聯合國承認PRC對台主權聲索有理」、致使潘基文不得不收回原先主張的事情,意者可以自行搜尋相關資料。


另外,誠如筆者上文所說,「鄰國論」即便是以台灣目前的主權樣態也沒有可以挑剔之處,也沒有明顯與美國政府當前表述相悖,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國民黨將台海局勢升溫歸咎於所謂「民進黨政府還在台海添柴火」,那更是荒謬至極的說法,因為有正常判斷力與資料蒐集能力的人,應該可以從近年來台灣與PRC雙方的軍事上作為,看出到底誰才是台海、乃至於區域甚至整個世界的挑釁者與和平威脅者,台灣既沒有不定期密集派出軍機突穿PRC防空識別區的任一區段空域,也沒有派出軍艦至東亞大陸沿海進行挑釁性的航行,最晚在1990年代以後更沒有威脅PRC「我們要用武力反攻『大陸』」,怎麼台灣在國民黨眼中卻成為台海局勢升溫的元兇了呢?國民黨已經成為中國在台的輿論及政治立場代理人,這恐怕才是事實吧!


綜上,筆者認為,國民黨對「鄰國論」的態度,是該黨自2000年失去ROC總統大位後整黨墮落為PRC在台奴僕與代理人,甘為PRC在台馬前卒與倀鬼的冰山一角與縮影,台灣人應該從本起事件中更加明晰地認識到國民黨的本質,進而在未來對國民黨做出適切的政治決斷。


作者:黃俊倫

1980年代出生,台灣人,成長於民主化的台灣,知識界的雜食動物,平時觀察政經社會及國際等議題、也慢慢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與對各項議題的觀點,目前正在磨練「更精鍊地用自己的文字將觀察後的想法與觀點表達出來」的技藝,同時一邊工作、一邊為了獲取各種資格身份而努力,以努力不讓自己變得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