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約570萬,常住人口(公民與永久居民)僅約400萬,累計約7萬人確診,病故約60人,有疫苗覆蓋率八成以上、死亡數較低之較佳條件。如以約為570萬四倍的台灣人口數略估,相當於9月14日在台灣爆發超過3300名本土確診病例。
大多數台灣人應能同意,不論從公衛科學上如何解釋不必擔心確診數,不論如何解釋重症與病亡比率多麽低,倘若在台灣爆發單日3300名本土確診病例,社會輿論早就炸翻天,更遑論無底限的反對勢力以及中共認知作戰團隊隨時磨刀霍霍、見縫插針,肯定借題發揮無日無之。畢竟三個多月前台灣每日數百例之殷鑑不遠。
新加坡於六月底決定示範「新常態」
新加坡當局鑑於整體社會防疫一年多來已感精疲力盡,六月底決定公布「疫情後新常態」的「解封藍圖」。當時我們關注防疫政策的朋友們真為新加坡捏把冷汗,預見肯定再度爆發疫情,甚至難以控制,並且為新加坡政界與主流輿論對此重要決策並幾無公開辯論以及反對意見感到不解,縱使網路上民怨不少,對何謂「疫情後」心存疑慮。
6月24日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衛生部長王乙康與財政部長黃循財在《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共同撰文,指出疫情爆發18個月之久,國民「精疲力盡」。三位部長認為疫情已流感化,壞消息是人類永遠無法擺脫,但認為「好消息是星國決定接受與病毒共存」,將要「打造疫情後新常態」。
該文呼籲社會將武漢肺炎當成流感來對付,並在結論表示,未來道路或許困難重重,但有了藍圖、疫苗與繼續向前行的態度,新加坡或許能示範全球,如何邁向疫情大流行後的「新常態」。
不到一個月後困難來了,7月18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88名本土感染病例,創下去年8月以來最高紀錄,主因卡拉OK和漁港群聚感染擴大。當局放鬆社交防疫規定僅一週後再度收緊,下令市場海鮮攤位暫時關閉。
如附圖顯示,新加坡跟台灣的本土確診數在五月中旬幾乎同時竄起,台灣經過兩個月壓下疫情,新加坡先是壓了一陣,七月中旬陡增一波,八月底稍壓下,八月底開始又激增。
九月初之前新加坡本土確診連續11天達百例以上,單日曾超過兩百例。9月3日新加坡衛生部表示疫苗覆蓋率很高「不必擔憂」;財政部長表示因為恢復更多活動,病例數增加「並不意外」,將積極檢測追蹤以防疫情失控,專責工作小組認為尚無必要加強防疫,但不會持續解封。
九月承認Delta打亂計劃
9月9日新加坡本土案例確診激增450起,創下13個月以來單日最高紀錄,貿工部長說雖然預期確診會增加,但增速「令人擔憂」。衛生部表示目前觀察重點是重症人數,若增加可能就需要「採取額外措施」,並指出新增案例主要為Delta變異株,新加坡研究顯示感染Delta導致較高重症及死亡風險。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為邁向更具防疫韌性國家,自8月中進入「預備期」,期望在放寬社會與經濟活動同時,將單日新增確診維持在200人之內可控範圍,但是「很不幸地,Delta變異株打亂我們的計畫。」
根據9月15日《自由時報》報導,新加坡確診武漢肺炎人數持續攀升,9月14日通報新增837人確診,包括825起本土案例,已連續4天破500例,創下去年8月初以來單日確診最高紀錄,原定放寬的防疫限制將暫停。當局也表示要有每日破千例的心理準備。
新加坡從自去年底進行全國疫苗接種計畫,主打輝瑞/BNT以及莫德納(Moderna)兩種mRNA疫苗,截至9月14日為止有81%人口接種兩劑,疫苗覆蓋率領先全球,卻在「新常態」鬆綁的「好消息」下難敵Delta強襲。
面對鋪天蓋地的疫情壓力,防疫之道難免眾說紛紜,即使是公衛醫療專家也有兩極化的看法,論點交流攻防在所難免。我們同意在重症率極低的實情下「不必自己嚇自己」,但從社會與人性考量,畢竟沒人希望染疫,即使輕症也會造成極大成本與不便,影響親友與工作。公共政策必須考慮社會輿情,更不能否認台灣政治環境內外交迫極為險惡,實難容忍確診數衝高,尤其前幾個月Alpha之亂殷鑑不遠,近期Delta遶境虎視眈眈。
我們不是公衛醫療專家,只是在疫情亂流中謹慎提供切身感觸,面對萬惡多變足以致命的病毒,要同時平衡社會經濟發展與回歸生活常態,我們得提醒自己長存謙遜與警戒之心,體諒並鼓勵隨時滾動式調整的政策靈活度。
謹此順祝新加坡與台灣防疫之路平安順利。
作者:吳奕軍
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時局之平衡資訊與風險擴散效應。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臺大政治系畢業、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於哈佛大學研修電商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階管理課程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