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把「自己人」當成民進黨網軍,而且他們還沒發現
by 主筆室

 



國民黨青年部於昨日(1/28)公布近一個月王浩宇、黃捷、陳柏惟三個罷免案的「網路聲量」,他們指出黃捷罷免案「蔡英文與民進黨介入最深」,因為「黃捷與罷免的『文字雲關聯指數』,民進黨與蔡英文分別高達82.2和77.1」。所以,在這樣的數據前提下,他們斷言:「綠營全力介入罷免運作。」


可惜的是,用這樣的數據來指稱民進黨介入罷免選舉,實在讓人笑掉大牙。因為,國民黨青年部根本誤用網路聲量數據:在他們用「文字雲關聯指數」做切入的同時,他們其實同時也把「羅智強」、「歷史哥澄清唬」等藍營粉絲專頁,一併當做「綠營網軍」。而這樣的劃分方式,顯然十分荒謬,且有誤導之嫌。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統計學上有句名言,叫做「相關不等於因果」,而在以文字探勘為技術基礎的網路輿情聲量,也出現類似的現象。因為網路輿情關注的是「字詞」的「出現頻率」,所以當「民進黨」、「罷免」兩個字出現在同一篇文章時,即使內容毫不相關,仍在計算網路聲量時會有高度的關聯性。


例如,羅智強議員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罷免黃捷,不只是討厭民進黨,更是反萊豬」。這句話,明顯是國民黨的動員話術。但是,因為這個句子同時出現「黃捷」、「罷免」、「民進黨」三個關鍵字,所以三個關鍵字間的關聯程度相當高。而關聯度高的句子(或文章),並不代表他們之間有因果關係。像是讀者看到上面那個句子,通常也不會認為這是民進黨網軍介入的鐵證。


事實上,當我們透過輿情系統,搜尋同時出現「黃捷」、「罷免」、「民進黨」三個關鍵字的熱門文章時。可以發現國民黨青年部所謂民進黨介入的證據,基本上都是來自「偏藍」的社群領袖,而不是傳統定義上的綠營「網軍」:




 換句話說,同時出現「黃捷」、「罷免」、「民進黨」這三個關鍵字的文章,通常是藍營社群領袖的「動員說詞」。而國民黨青年部用「文字雲關聯指數」,來指控民進黨網軍介入選舉,等於是在說羅智強、TVBS、歷史哥也是民進黨網軍。不然,就是單純在用數據誤導社會大眾。


其實,今年開始國民黨青年部就常常發布網路聲量調查數據,但是他們卻常常搞出如「侯友宜市長指數100分」、「民進黨全力介入黃捷罷免」等荒謬說法。在此呼籲國民黨青年部,請好好珍惜手中的工具,不要未經考慮,就發表一些似是而非的政治偏見。


*本篇使用跟國民黨相同的Qsearch輿情調查系統,此原始資料已經過授權,可參考:https://qsear.ch/c1a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