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臉書與推特等社群網路巨頭以遏制「錯誤」訊息為由,進行大量內容審查、標示甚至禁言,許多用戶對此深感偏頗,在表達強烈不滿之餘,紛紛加入新型社群網站,其中加入Parler的風潮最為顯著。
創辦於2018年8月的Parler突然受到歡迎的原因,主要是標榜言論審查寬鬆、不封號、不加標,是推特的「公平替代品」;其次是大選熱戰期間受到大量川普總統支持者、右派影響力人士號召加入。根據Parler使用說明,只會進行最低限度刪文審查,不會針對「內容中的觀點」刪除內容或帳號,但仍會刪除極端分子、兒童色情以及違反版權的言論。
推特的「公平替代品」
據悉,Parler今年6月只有150萬用戶,但在大選日前推特開始密集查核川普推文之後,Parler受到保守派人士關注,用戶激增。而不耐臉書與推特等數位科技巨頭對言論的偏頗管制,正是馬澤(John Matze)與夥伴共同創辦Parler的主因。
大選鏖戰期間,Parler用戶迅速增加,在11月7日美國大量主流媒體「同時宣布」預測拜登「已經」勝選後的周末,Parler躍升為蘋果商店下載量第一的應用軟體。根據馬澤於推特發文,11月8日Parler的單日下載量超過200萬,是他當天樂觀預期百萬下載量的兩倍。
Parler的崛起吸引美國媒體關注。11月5日馬澤接受聖地牙哥電視台KUSI News採訪表示,Parler在選戰前用戶大約450萬。然而媒體推估如今用戶已近千萬。專家認為,Parler崛起與推特臉書近期加強管控選舉訊息有關,其中最顯著的案例是,大選日前三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之子杭特筆電事件爆發,主流媒體幾乎全數噤聲不報,推特甚至將獨家爆料的《紐約郵報》停權,並且因此事件破天荒對總統的推文標注警語,此後隨著選情爭議日增,推特與臉書加強封號貼標等應對措施,直至今日。
事實上,Parler的下載量在11月3日大選日之後才顯著爆增,大量新用戶們彷彿是為詭異轉折的選情、逐日增加的大選舞弊疑雲,以及主流媒體一面倒地反川出一口氣,或為大選未決的延長戰線重整旗鼓,甚至是為臉書與推特恐怕更為緊縮的審查環境尋求備案。
值得更公允的評估與觀察
相對於臉書,台灣的推特用戶少得多,對於Parler更是陌生,然而也因為美國大選,促使台灣部分「推友」串連加入Parler,頗有為川普陣營加油打氣之勢。
然而向來慣於引用美國自由派左翼主流媒體意見的台灣媒體,在引介Parler的報導中故技重施,難掩對保守派陣營的輕慢與諷刺。例如有堂堂標榜「事實查核」的媒體暗示拜登之子杭特筆電事件以及質疑大選舞弊之證據為不實訊息,並且泛指對主流媒體不信任者為保守派選民,草率引用學者描述任何對「不實訊息」的管制都被保守派選民視為扼殺言論自由。並且似乎刻意強調,有些Parler主動推播的用戶是因經常發布假新聞而聲名狼籍的網站,以及因為散佈仇恨被禁言的右派「分子」。
此外,有台灣媒體輕蔑地指稱Parler為右派「分子」以及在其他平台被禁用者的樂土,充斥「極右派內容、反猶主義和陰謀論」,甚至引用《華爾街日報》報導Parler的資助者、共和黨大金主羅伯特.默瑟(Robert Mercer)為兩年前被揭露不當取得大量臉書用戶數據的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之共同創辦人,彷彿藉此影射Parler不會是什麼光彩的社群平台。
其實,默瑟對Parler的資助主要來自46歲的富裕女兒蕾貝卡.默瑟(Rebekah Mercer)牽線,蕾貝卡為Parler共同創辦人,認為大數據隱私需被重視與保護,而像Parler這樣的言論自由平台是對當今科技巨頭霸權的合理回應。
日前《美國之音》指出,《華盛頓郵報》根據Parler營運長暨投資人維尼克(Jeffrey Wenick)謙稱,目前Parler規模和臉書與推特相比非常小。推特目前用戶數量大約有3.4億,全球最大社群媒體臉書則約有27億用戶。
縱使有市場分析家質疑Parler欠缺創新模式難以長久,然而馬澤在《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採訪時對科技巨頭的批判「他們真的過度擴張到了令人害怕的程度,人們真的意識到這一點。」也已經得到大量認同。Parler後勢可期,值得更客觀公允的評估與觀察。
作者:吳奕軍
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時局之平衡資訊與風險擴散效應。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臺大政治系畢業、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於哈佛大學研修電商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階管理課程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