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中國的無知,是主權防禦的一大障礙:從網路社交平台談起
by 沈榮欽

前陣子讀到一份社交媒體的調查,提及Facebook急劇老化的情形,好奇之下,我上課時做了一簡單的調查,被問到例行性(on a daily basis)使用的社交軟體時,有85%的同學提到WhatsApp,相較之下,僅有25%的人提及Facebook,甚至遠不如拒絕Facebook併購的Snapchat普及。但是如果問到成長最快的app,則非TikTok莫屬。

抖音在國外叫TikTok,不僅廣受青少年喜愛,甚至滲入政治領域,如我曾經提及,今年稍早大選時,加拿大第三大黨NDP領袖Singh以TikTok做為與年輕選民溝通的工具。



TikTok以低門檻的方式令人得以展現自我,符合當代碎片化與分眾的特色,每日能夠生產數千萬個小影像,但是這些極具個人特色影像背後無所不在的中國政府的角色,則完全遭到使用者忽略。

日前TikTok在美國遭受控告,因為一位女大學生「發現TikTok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她創建了一個帳戶,並製作了關於她的私人信息檔案,包括從她創建但從未發布的視頻中收集了個人識別信息。」她因此控告TikTok公司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將私人用戶數據傳輸到中國的服務器,違背該公司對客戶的承諾。

現在《美國之音》的中文新聞也跟進報導了。從報導中可以得知,「2018年上半年,TikTok是蘋果應用程式商店中的全球下載之最,下載量超過一億,超過YouTube、Facebook的同期下載量;截至2018年,它使用75種語言在150多個市場中運營。」

圖片翻拍自VOA視頻

而且「TikTok和抖音今年八月時在全球的每月活躍用戶共有六億兩千五百萬;僅僅被告之一的「北京字節跳動」公司目前的市值大約在750億到780億美元之間。」

《美國之音》的報導中指稱「中國百度的源代碼已嵌入到TikTok應用程序中,還有一家中國廣告服務商(Igexin)的代碼也已嵌入其中。安全研究人員於2017年發現,這樣的嵌入使開發人員能夠在用戶的手機上安裝間諜軟件;此外,TikTok於2019年4月將用戶數據轉移到了中國的兩台服務器上(http://bugly.qq.xn--comumeng-1c2n.com/),其中包括有關用戶設備和用戶訪問過的所有網站的信息。」

台灣人對中國的無知,一直是主權防禦的一大障礙。過去我在臉書提及有網友被中國警方逮捕時,透露出其女友微信上的訊息即時呈現在警方眼前,被部分藍白陣營的人士嗤之以鼻。太陽花運動發生後,我說與民間所呈現的氣氛相反,台灣的政治圈事實上越來越往統一靠攏,同樣被認為誇大不實。柯文哲當選市長後不久,我也提及柯文哲全無民主素養,將是中國統戰利器、台灣的民主災難,至今仍被許多人視為荒唐。或是林鄭月娥違反一國兩制的精神,將摧毀香港金融的基礎,更被認為唱衰香港。

而今過去的憂心一一成為現實,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無論香港反送中運動如何壯烈、無論柯文哲如何荒腔走板、無論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如何紅統化,似乎都難以撼動某些人心中的定見,似乎他們對中國與台灣政府的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得以用極具彈性的詮釋,令心中的想法顛撲不破。希望向心或是楊蕙如的網軍案件,能夠令陽光照進更多台灣的黑暗處。

作者:沈榮欽

感謝作者授權《報臺》轉載,原文請參考沈榮欽教授的臉書。作者為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專長為策略管理與組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