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行旅:中山流域活水歷史
by 穀雨

雙連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 (1949-1971)
圖片取自:http://www.laijohn.com/PCT-W/1/10448/SL/pai-tng/1949/photo.htm

身處火山地帶的台北盆地,古時曾是個鹹水湖,受到三大河的沖刷,逐漸堆積成為平原。在日治時代以前,本來到處是河流、水圳、埤塘,如今這些水路看似被現代都市的面貌掩蓋,但其實他們並沒有消失,仍然在你我腳下流動,我們還是可以在巷弄間找到很多軌跡,發掘他們的存在。而身處其上為生活忙碌的人們,也繼續與河流相依,刻畫出不斷更新的歷史。這次我們將走訪今年剛重現天光的中山區水路,與其附近的歷史景點。〈這條水路最初始自牛埔庄西側田野、流淌於大稻埕旁、轉折於淡水線鐵路、穿過宮前町街區、蜿蜒敕使街道東方水田。〉


宮前町砌石大溝

    20191023日,北市水利局在捷運雙連站附近進行「雨水下水道緊急搶修預約維護工程」時,意外挖出一條古圳!這條水道的底層是砌石,上層是後來加蓋的紅磚,甚至在溝底還看到活生生的土虱和鱔魚。根據當地老居民的印象,這條水道應該有百年以上歷史。里民們很關心,也趕緊通報台北市文化局;但在1028日由水利處、瑠公農田水利會、文化局辦過疑義會勘後,認定圳道周邊有崩塌顧慮,在儘量不損及圳道的原則下,施工單位還是在112日從溝渠側面進行水泥灌漿,讓里民擔心是否因此破壞了古圳原本的樣貌。

    所幸在當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水利局與包商最終釋出善意,設置安全圍欄後,目前停工不加蓋,並在旁邊架設解說看板,後續也將討論如何在維護工程安全與文資審議保存之間找到最好的解方,希望能將古圳附近改造成具有社區特色的景點。



    考察了從前的古水路地圖,文史工作者推估這條圳溝的三種可能性:霧裡薛圳牛埔線、雙連埤殘跡、與1918年整修的日治時期排水溝。經過專家們的努力,判定可能性最高的是第三項,也就是說這是一條已經超過百年的古水道。這條水圳的出土,意外串起了附近里民與曾在此居住的人們的凝聚力,許多人特地到這邊來參觀與懷舊。長輩們回想記憶中水道的名字,只記得叫做「大溝」(tuā-kau),因此里民們也成立社群「雙連大溝打勾勾」,讓關心大溝身世的人們可以一起討論,也讓更多故事得以被延續。由於靠近雙連捷運站的這一區從前屬於宮前町〈鄰近雙連站南側的中山線型公園〉,目前也暫訂古圳名稱為「宮前町砌石大溝」。


馬偕醫院

    有些人可能聽過現今繁華熱鬧的「雙連」,地名來自於古時「雙連陂」灌溉埤塘,它是由兩個呈「人」字形相連的狹長小湖泊組成,曾是大稻埕與牛埔兩聚落的天然界線。在雙連大溝旁,現今民生西路,就是連結淡水河口的大稻埕,途經雙連站的牛埔支線,與大溝一樣最後都併入第二霧裡薛支線。這條人工水圳的水源來自於今天的景美溪〈舊名霧裡薛〉,最早從雍正年間就由墾戶開始興建,時間上比知名的瑠公圳還要早。到了日治時期,與瑠公圳、大坪林圳一起被公告為與公共利益有關的「公共埤圳」。直至今日因為不需再引水灌溉,大部分水路也隱藏在地底下。



    以前的雙連陂由今日中山北路馬偕醫院的後面開始延伸,靠近淡水線雙連站。當時馬偕醫院由四座兩層紅磚花園洋房構成,其中兩座是醫院,兩座是洋人宿舍,今嘉新大廈就是蓋在其宿舍位址上。

圖片出處:台北老照片-台北馬偕醫院

    馬偕醫院原址是淡水的「滬尾偕醫館」,由身兼醫師與牧師的馬偕博士建立。19016月馬偕因喉癌過世後,偕醫館暫時停診。宣教士向國外教會極力爭取後,1906年重開偕醫館。1911年宋雅各醫師向教會提議將偕醫館由淡水遷到台北,擴建並命名為馬偕紀念醫院,1912年重新開辦。隔年9月加拿大籍烈以利姑娘(Miss Isabel Elliot)也在馬偕擔任護理長,開辦「看護婦訓練班」,負責培育護士,即今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前身。

1912馬偕紀念醫院落成典禮
    經過百年歷史的馬偕醫院,在許多方面都是台灣醫療的先鋒。例如:1927年建立台灣第一個癩病專科診所〈後遷至八里的樂山療養院〉、1967年設置臺灣第一間ICU病房、1990年成立臺灣第一家安寧病房。也創建「自殺防治中心」、「兒童燙傷基金會」、「早產兒基金會」,諸多實例不勝枚舉,直到如今依然秉持信仰精神,在社會上發揮重大影響力。



    隨著醫療服務不停開展,馬偕的醫療大樓也持續擴建,雖然已全面翻新,但觀察仍可發現院外院內的圓弧形拱門力圖保留舊時的建築風格。


    院外的牆上以彩色磁磚描繪馬偕醫師在台灣所做的事工,並有他所寫「最後的住家」詩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院內平安樓的16樓,位於健檢中心旁的院史館內還有許多故事等待大家發掘。


雙連教會

    馬偕醫院成立後,因考量醫院人員與病患的需要,由馬偕的繼承者吳威廉牧師在1913年成立「牛埔庄講義所」,位於今民生西路中山二派出所旁,就是雙連教會的前身。〈舊地圖上可看出雙連教會舊址位於雙連大溝與牛埔支線之間的水田區,是個常被暴雨或洪水淹沒的地方。在口述歷史中,陳溪圳牧師的女兒就曾描述父親颱風天要穿短褲划船去探訪會友。〉

    隨著教會逐漸拓展,1926年馬偕醫院院長戴仁壽博士與雙連教會的陳溪圳傳道師商議,以當時四千元購買雙連禮拜堂,並以鄰近教會之土地與雙連教會交換土地(舊菸酒公賣局,現成為URS21中山創意基地),於是雙連教會開始多次遷徙與建堂的歷程,直到1949年才定址於中山北路與錦州街交叉口,七十年代再次改建成為如今台泥大樓旁的宏偉建築。


    雖然歷經更新使外表看起來完全呈現現代風格,不過教會內部其實典藏好幾個隱藏版古蹟。以下先做個簡單介紹,適逢聖誕節期,對古物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親自造訪教會一睹風采。

Ø   聖餐桌前的大理石:教會講台正前方是厚實的聖餐桌,前方襄有一塊顏色溫潤的大理石,這塊綠白色的襄石其實是由友人明有德牧師,特地從蘇格蘭愛歐那(Iona)小島上帶回來的。島上出產大理石,製作為珠寶數百年,被稱為當地使徒的聖石。在愛歐那島,沒有幸運的綠色寶石,漁民就不會離開港口。Iona位於英國的西北方,基督教就是由此傳入英國,因此教會史上稱呼這個小島為Mission Island,明有德牧師也希望雙連承繼這樣的精神,所以戰後特地從愛歐那修道院將石頭帶回台灣贈與雙連教會。



Ø   講台正上方圓形彩繪玻璃:許多人造訪雙連教會都曾注意到講台上方有一面美麗的彩繪玻璃,是主耶穌禱告的圖像。顏色飽和的玻璃發出光芒,使人望之靜定。這是建堂時特地到美國中部預定,再由吳西謙長老親自取貨。當時吳長老還乘坐灰狗巴士前往,這組玻璃跟著他搭機經過東京,長途跋涉飛回台灣。不過這套片片拼裝的細緻彩繪玻璃與歐美教堂所見不同,裝的是相反的方向。因為古早教堂是靠陽光從外照射,才在禮拜堂內看見圖案的內容。不過現代的教堂以是燈光照明,因此架設後也就不再重新組裝了。



Ø   管風琴:雙連教會的管風琴,是由德國德特勒夫科勒克管風琴廠(Detlef Kleuker Orgelbau)製造,1985年裝設完成。雖然至今使用35年,比起歐美教堂動輒百年的古老管風琴看似還很年輕,不過卻是國內少數比國家音樂廳更早裝設的管風琴之一。另外管風琴有個特色,只要保養得當,即使經過數百年一樣能發出動人的音樂。例如台南太平境教會的管風琴在美國贈與台灣之前,早已經過85年的歲月,今年邁入140歲!我們也同樣期待這座琴與雙連教會一起邁入下一個百周年,每逢星期日上午的禮拜時段她都會擔綱要角,如有經過請不要錯過她醇美復古的旋律喔。


延伸閱讀:

Ø   圓山町Facebook:介紹中山區圓山附近的在地文史,也是雙連大溝出土後第一個報導並持續追蹤的媒體平台。
Ø   旅學堂Facebook:以馬偕博士成立第一所西式教育中心─馬偕街3號為店址, 藉由文化輕旅行讓遊客重新發現淡水有趣歷史故事與在地生活。

作者簡介:穀雨
繁忙城市中的慢活一族
喜好嘗鮮的古早味靈魂
最大的興趣是聽故事與說故事
最愛的幸福是旅途中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