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培育班」的教育意義
by 朱宥勳



桃園南亞科大的ROTC預備軍官團學生,也參加今年6月的陸軍官校95周年校慶閱兵。圖/軍聞社


根據報載,國防部從去年開始,便積極與各高中職洽談「國防培育班」,在高中職階段推行更進階的國防教育,目前簽約的學校已達全國高中職的七成。學生只要通過一些基礎的測驗,就可以自願加入「國防培育班」。不但會有實彈射擊、參訪國軍部隊等課程,往後軍校招生時,也會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額給國防培育班的學生。

聯合報的報導是從「國軍如何補充兵力」的角度去寫的,著重在募兵成效。但我認為,這個舉動有比純粹的軍事層面更深刻的意義。為什麼「國防培育班」這種制度,會在去年開始籌備,而在今年啟動?原因在今年九月正式上路的「108課綱」。根據新課綱的規定,各個學校必須開出一定數量的「選修課程」。且考量到各校的師資有限,可能無法應對所有學群,所以學校也可以和校外的單位合作,開設相關的選修課。於是,「國防培育班」這類的制度,可以說是三種因素下的產物:

1.國防部需要增加募兵管道、深化國防教育。
2.新上路的「108課綱」的選修制度,提供了合作的可能。
3.確實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將從軍視為生涯可能之一,有相關需求。

我前文所謂「更深刻的意義」,就在第二點和第三點。當教育部這幾年認真推行選修制度時,許多人直覺認為「這會擴大城鄉差距」——這差不多是過去二十年來,所有反對教育改革的保守派都會拿出來的理由。他們的論據是,一個學校能開的選修課數量,取決該校擁有的師資和資源,如此自然會對偏鄉小校不利。包括日前時代力量立委鄭秀玲也是採取類似的論點。




然而,觀察「國防培育班」的成立過程,反而讓我們看見選修制度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城鄉差距問題,但至少能夠提供更多元的機會。首先,一般人在想像「選修」的時候,仍然是以大學裡的「正規學科」來設想的,所以他們的判斷依據仍然是學術導向的。問題是,並非所有學生都應該被整併到學術體系來,不同背景、不同傾向的學生,很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課程需求。這時候,「選修」的功能就不只是「校內可以提供多少學術資源」了,而是「引入校外資源的入口」。就像現有的教官人力,不可能提供「國防培育班」的資源,但可以透過校外的單位引入學校。

此外,如果詳讀報導,我們會發現:最初提議「國防培育班」的,是屏東的來義高中,他們的理由就是「該校有許多學生考慮從軍」。雖然媒體把重點放在「建中、北一也簽約了」這個點上,但真正的變革之處,在於「高中端提議、國防部行動」這樣由下而上的發展步驟。無論中央單位多麼天縱英明、戮力從公,都不可能擬定出一套完美適應全台各地的課程計畫。因此,不如透過「選修」這類制度,將一定程度的決定權下放到基層教育單位手上。當各校面臨招生壓力,必須發展本校特色時,自然就更有動機去回應學生的需求。


(近年有不少女性也投身志願役行列,圖片來源:軍聞社)


而這樣的教育發展模式,是聯考式的一元制度不可能做到的。在那樣的制度裡,所有學生都要被同一套標準考核、只能前往同一個目標,所以偏鄉或後段的學校基本上沒有翻身的機會——比賽規則只有一套,贏家當然也只有一種。然而只是改動一個選修制度,就可以讓學校有機會做出市場區隔,帶來連鎖的正向效果,那更不要說整套108課綱的大幅度變革了。

新制度的上路已成事實,根據過往的經驗,一定會有幾年的磨合期。盲目抗拒變革是沒有意義的,時代一直向前走,誰先學會利用制度的優勢,就能夠在下一輪競爭中取得優勢。而在這樣實務導向的發展下,想必更能讓我們看清楚台灣教育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作者簡介:
朱宥勳,台灣桃園人,一九八八年生,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目前於「深崛萌」擔任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