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職人觀察日誌》後記
by 梁右典

 

圖片取自: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


「職業不分貴賤」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是似乎給人的印象大多只停留在認知,實際上卻是很難完全認同這句話的深切意涵。舉例來說:對於「清潔隊員」這份職業,我們是怎麼看待的呢?髒亂、臭味與勞力,都是令人望之卻步、不想瞭解的可能原因吧!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以「職場達人」作為思考點,這份職業也可以顯得與眾不同。近來日本NHK製作一集《垃圾職人觀察日誌》,主角並非像以往在媒體版面受到鎂光燈注目的專業明星,而是一位默默無名的清潔人員岳裕介先生。出乎意料的是節目播放後反倒引起日本民眾的迴響,而在台灣雖然有公視轉播,但似乎還沒有引起太多注意。


此節目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日本的「達人」文化,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打破東亞社會過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刻板印象;如能在各行各業領域取得領先地位、盡情發展,並能夠利己益人,理應都能得到社會上的尊重,這也才是現代多元社會較為合理合情的發展走向。舉例來說:想到好吃的食物,有「壽司之神」美譽的小野二郎;傑出的運動選手,例如鈴木一朗等等,他們在民生需求與運動娛樂領域為人所知,日復一日、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與具體實踐,終於成為該領域的楷模。那麼,清潔人員能不能在看似單調、枯燥的例行工作中展現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東西?


如果以所謂「效率」、「成績」加以檢視,不論在日本或台灣,目前似乎也沒有較為成熟能夠提供相對應的規定與準則,讓清潔人員對於這份工作具有驕傲與自信;主管單位通常只要求清潔隊員在工作進行時不要受傷為最大考量,他們不被期待,這又是一份帶有職業傷害風險的工作。換句話說,清潔人員在社會上的意義容易被忽略,雖然必要卻又是不常見於相關報導,他們的生命故事可說是相當空白,對於民眾而言確是如此。日本NHK節目破例以清潔人員為主題,製作《垃圾職人觀察日誌》的影片值得更多人認識;台灣的電視節目如《誰來晚餐》、「一日系列」都有類似性質的節目,藉此也可以多觀察、吸收如NHK此類節目的精華,並能結合台灣特色,形成一種節目製作的風氣。日本的「達人」文化,或稱為「匠人」文化更是台灣可以觀摩及學習的工作態度。在現有服務業品質、以顧客為導向的觀念之上,應再進一步著重在內在的達人精神的培養與注重,能活出自我在所處工作職位上的價值與精采。




雖然,觀看日本這部影片給我的一個感受是:像日本這樣已是開發國家,在清潔人員的裝備與訓練上,以及實際的工會制度問題,都還有明顯的不足。這又當如何與上述的「達人」文化、「匠人」文化的社會氛圍作出解釋與思路聯繫的可能呢?這正是反映清潔人員仍是在自主意識的職業認同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即使有人視清潔人員為社會運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多半只停留在沒有太多期待的看法。不過,節目中出現有民眾提供鼓勵字眼,寫字在垃圾桶上為他們加油打氣,以及提供食物特別感謝清潔人員在新冠肺炎流行傳播之際,仍然堅守崗位,辛勤為大家付出,也彰顯日本民眾的觀念已有留意到對於清潔人員的鼓勵。當然,較重要的是本次節目岳裕介先生的態度與價值,他說:垃圾是通往夢想的地方,也讓人好奇為什麼能夠如此,在台灣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件嗎?任何職業都有其價值,如果從業者都能夠充分體現,或是在不足之處願意追求與改善,這都是我們台灣社會所需要的價值。包括我們看待別人的職業也是如此。


透過影片讓我們瞭解職場上的「達人」、「匠人」精神的重要,但對於如何達成,則需端看當事人的敬業心態。然而,這又在某種程度上,或受限於職場條件的種種限制:例如女性清潔人員的處境,在哺乳上、勞力付出上,都比男性面對的職場壓力可能要來得多一些。當然,能夠相互體量的同仁也是有的,只是當中的可能困難,也透過這部影片更加顯題而為人所知。以上所說並非出自自己的臆測,公視節目單位十分用心,在影片播畢設有「映後論壇《翻轉廢棄人生?清潔隊員養成記》」,則邀請台灣的清潔人員,包括老中青不同年齡層,很能反映當下清潔人員工作上的甘苦談。實際上,辛苦的一面是較多的;我的觀賞感受之一在於清潔人員的安全與福利問題、職場規範問題都是未受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高度注重,而且清潔人員的「達人」與「匠人」精神也是尚未達到該行業的整體共識。台灣這方面的背景文化還在醞釀階段,也希望透過這次節目的播放與討論,讓更多清潔人員和民眾知道當中的自豪感與困難點,多一點認識,也多一點省思。




「映後論壇」的節目來賓之一是野島剛先生,他是一位住在台灣的日本人,他說:「NHK的這個節目,日本說『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仕事の流儀』就是職業的方法」。然而,職業的方法是什麼呢?是我們所謂的專業技能嗎?當然是,但不能僅限於此。「達人」文化或「匠人」文化裡,清潔人員常常被大家忽略,透過本次節目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精神世界;而在工作職場中,這也是一個永遠具開放性的議題。


作者:梁右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