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臺書房】《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
by 台灣商務

 



「名門淑女」的法庭攻防戰

蔡宜文(專欄作家)


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這本書主要是在描繪1892年時,在美國麻州某個小鎮上一戶殷實的新英格蘭資產階級的男女主人雙雙被砍殺,而最大的嫌疑人是男主人的親生女兒、女主人的繼女,麗茲波頓。麗茲是相關關係人中唯一沒有合理不在場證明的人。他與繼母的關係不佳,加上曾因父親在經濟上的分配產生糾紛,所以被認為有極大的犯罪動機。此案引起了許多媒體關注,有大量的報導及法庭紀錄。最後,麗茲波頓被宣判無罪,但真兇是誰卻始終不明,其案件也就成了美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懸案。


在我年輕沉溺於暗黑童話之時,許多日本動漫或小說常提到《鵝媽媽童謠》較為黑暗的部分中就有麗茲波頓砍死父母的情節,這也是我對此案的第一印象。所以,剛拿到這本書時,我本來以為會是一本帶點灰暗色調的懸案推理,像是大衛芬奇的《破案神探》,或是Youtuber 老高早期講懸案的口吻,帶點恐怖、帶點獵奇的黑暗故事。結果都不是,這本書的基調十分明亮,相較於推理懸疑,更多是法庭之間的攻防,證據資料的層層堆疊,以及作者試圖最大程度還原當時整個社會場景的細心。


《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就像是美國南北戰爭以後到一戰之前,那段通常被認為是寧靜美好時光的一個橫切面。在這個橫切面當中,從一個小鎮裡的一個案件,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家庭、階級、性別與種族等不同身分的交織。無論是案件本身或是案件進入司法體制過後怎麼被描繪、被審判,這些身分都以最具體而微的方式展現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肌理之上。


在鐵牢籠裡的家人們

被殺害的男主人安德魯波頓,宛如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對於美國新教徒描述的典範,就是對獲利的執著但同時在生活上窮極的簡樸。他們累積金錢並非是為了奢華生活,或其他在精神或個人層面上的成就與享樂,累積財富本身就是他們不停逐利的目的。


我們在韋伯所描述的框架當中,很難看到這些新教徒家庭其他成員所過的生活,但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稍微瞥到一眼,像是書中提到麗茲與他姊姊的零用錢甚至不及當地紡織女工的月薪,可同時他們的階級位置也讓他們只能做一些沒有生產力的慈善工作,或是與宗教相關的無酬勞動。這對姊妹雖然屬於新英格蘭高貴的血緣(書中所寫),但在社交圈中卻處於尷尬的位置,這或許跟他們適婚年齡未婚有關,也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尷尬的角色導致他們不好婚配。由此可見,雖然他們處於一個不需工作就足以溫飽、卻同時受到貶低的尷尬處境,而父親對於財富積累的興趣,並無法解決他們的困境,反而讓他們在社交上更為艱難。


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zzie_Borden


名門淑女的道德審判

這種對於女性的貶低與在階級上的優位,幾乎可說是麗茲波頓審判的主軸。在法庭上檢辯雙方討論本案是否成立以前,需要先辯論女人是否有能力犯下這起案件。於是,當時各種關於女性的「科學想像」以各種矛盾的方式滑稽地展現在這名嫌犯身上:包括基因、當時心理學將歇斯底里當成女性的心理疾病,再到女性缺乏道德感,月經時女性特別容易犯案,綜合女性過於羸弱、害怕強勢的男人、難以熟悉地使用工具等等。


最後,對於「名門淑女」的想像,使得即便所有科學證據都證明「女性有能力可以砍出那樣的傷口」,但仍然可以看到檢方與辯方需要持續在道德上進行辯證: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名門淑女在「道德上」有可能殘忍地殺害自己的雙親嗎?


自然,關於這個辯證無論是檢方與辯方,還是他們辯論最主要的對象⸺法官與陪審團⸺ 都是男性;除了少數女性記者外,大多數描繪這個案件的,也都是男性記者。我們能從這些文字嘗試去猜想他們當下的感受:一群那個時期受過高等教育、有著高社經地位的男子(麗茲的辯護律師甚至是前任州長!)得在法庭上討論洋裝(洋裝的材質、嫌犯見到警員時穿的是哪一件洋裝) 以及月經(很明顯地,他們試圖迴避掉這個在凶案中有著重要位置的議題,麗茲的嫌疑之一便是洗刷沾有辯方稱是經血的布條,但這點似乎沒有檢方的異議或繼續檢驗真偽的可能)等議題。


看見「社會」的存在

坦白說,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十分訝異在當時,美國的司法體制竟已如此完整且重視程序, 無論是在面對證據來源的嚴謹和必須「不帶偏見」的審理此案,都可以看出其機制的完整。但即使如此,做為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除了月經仍然是難以觸碰與啟齒的話題之外,認為麗茲有嫌疑的檢方,也必須陳述自己必須將女性放置到這個位置上的痛苦,能看出這其實與他們的「教養」 是非常相悖的。這樣的「教養」自然是與當時既定的階級、種族與性別刻板印象、偏見緊緊扣連在一起。因此,即使當時的司法體制已然相當完善,也無法超脫於社會而生;當社會擁有偏見及刻板印象之時,機制便會產生偏移。而這些機制的偏移,也讓我們看見了「社會」的存在。


從本書的資料中,我們很難斷定波頓懸案的兇手到底是誰,麗茲到底有沒有參與其中,也很難看見麗茲跟他的姊姊在這場判決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是被動還是主動呈現了那個蒼白、虛弱卻又充滿了理性與克制的名門淑女形象,甚至無法得知麗茲是否真如同電影改編一般與女僕有段不可言說的曖昧。我們所看見的仍然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剖面。然而,或許在未來某日,當我再度讀起《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時,會在腦海浮現起波頓一家、他們曾經的困擾,以及這本書中那些瑣碎但建構起現代社會的無數細節。


本文為《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的推薦序

作者:卡菈.羅柏森 (Cara Robertson)

譯者:徐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