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所寫下的空間備忘錄
by 周武翰

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攝影:黃謙賢,圖片提供:主流出版社


當過去藉由向我們顯示自己是誰、曾經是什麼樣的人,引領我們去到帶來忠告和教導的不同處所,便是它最好的狀態,這提醒著我們與此地曾發生過的事情聯繫著。
——威廉.查普曼(William Chapman)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觀照留下來的人,書寫不同人在事件後的生活。要能感同身受,有待更多的認識。八位作者把鏡頭拉遠到事變以外的時空,以其書寫對象的日常對比我們難以體會的非日常,為我們寫下鮮明深刻的二二八備忘錄。

非虛構寫作的敘事,也讓各篇作品講述的時空背景更有場所和地理上的真實對應,於是能看見故事主角各自在何處渡過他們的1947之後。以此來說,這是一本「空間備忘錄」,打開空間的想像,照見二二八對每個私人生活領域持續的侵擾。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書封。 圖/二二八和平紀念基金會提供

試數各篇刻畫的空間:〈牆裡的青年〉藉施儒珍自囚新竹家中牆壁裡,寫黨國蔓延人心的懼怖;〈八芝林三少年〉藉郭琇琮、曹永和、史明三人的健行,寫少年理想的交換與芝山岩山林空間的交織;〈畫裡畫外〉藉嘉義張李德和「琳琅山閣」逸園的荒廢,寫陳澄波遇害的漣漪;〈放送與收束〉藉台北廣播電台台長林忠的回憶,寫經由放送局電波發送的廣播、密報與遺留的離間謎團;〈二二八的遺緒〉藉大內鄉農夫楊勵在刑求室裡的崩潰,寫餘波盪漾的境況、軍警特務在土地上密佈的監控網路;〈掙困的靈魂〉以鄭南榕的手記,拼湊他在土城看守所押房中200餘日的經歷、爾後又再毅然投身二二八運動的動機;〈林家人的奧德賽〉藉林茂生之子——林宗義在台大醫院宿舍、錦町家屋、內湖新起的日式房子,寫沒能留住父親的遺憾、黨國箝制對世代的壓迫與自身要如何解脫;〈再婚的生存牌坊〉藉張果仁遺孀張玉嬋再婚所生之女——陳惠操的視角,寫女性在花蓮鳳林太古巢農園的成長掙扎,與阿婆詹金枝為家族所張開凝聚的保護。

我們生長的城市並沒有留下遺跡讓我們能夠認識這些私歷史,但作者為我們奮力建構當時的時空環境,提供許多空間場景的描寫可以近身想像,必須要肯定此書的「空間價值」。二二八案件樣態複雜,但這本書讓我們可以記得這些空間,置放這些人物、事件與記憶。


接著要肯定創作者「以地名言說」的價值,我們得以用地名為線索來叩問場所裡的二二八記憶——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對事件的認識,還需要迴放的場所,才能更細緻地認識過去。這些空間或虛或實或已不存,但作者對各方史料的爬梳讓我們可藉文學書寫重新穿行而過。

最後要指出這些空間場景的「意象價值」。實際經歷總是比我們所知的歷史擁有更多的細節,經由書寫與觀看,它們化成我們腦中的意象,這本書寫出了日常最恐怖的意象。龐雜的史料憑藉深刻的研究和精巧的書寫成篇,使他們的生命意象讀來精彩也讓人不住沉吟,證明這段歷史記憶對我們當代仍舊不可磨滅、不能忘卻的價值!

作者:周武翰

建築繪圖師、藝術工作者。